国际金融海啸蔓延肆虐,国内外向型企业备受冲击。近日,记者在与尚志市元宝镇木材加工企业的部分负责人座谈时获悉:到2008年末,尚志市400余家与国际市场挂钩的木材加工企业中已经有50%的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产品大量滞销,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然而,该市元宝镇30家木材加工企业,面对金融危机时不等不靠,及时调整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主攻方向,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企业寻求到了一条求生存、谋发展的“突围”之路。
保开工保就业
尚志元宝山制笔厂是一家有着200多名工人,以生产铅笔为主的外向型企业。2008年,这家工厂生产出2.5亿支铅笔,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元宝山制笔厂的订单同比减少了20%,产品价格下跌10%。虽然已经没有任何利润空间,该企业的经理于宪臣表示:即使不赚钱,也要拿订单,坚持正常开工,决不随便裁减一名工人。
尚志长城木业有限公司以生产出口铅笔板为主,并有500万只铅笔的生产量。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库存的铅笔板压货日见增长,经理扈德军却坚持开工。他说,一旦停产,现有的客户会中断供销关系,厂里的技术工人也将流失,企业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尚志元宝山福利包装材料厂有130名工人、年产值1500万元。该企业负责人施永平告诉记者,为了保开工、保就业,厂里最近还给工人涨了工资,与去年同期比每人每月多收入100元。现在,普通工人月工资有1000多元,技术工人则能挣到2000多元。
几位企业经营者表示,他们将节能减耗,努力维持低成本运营,协调动作,共渡难关。
练内功抓管理
尽管处于金融危机下的“蛰伏”阶段,元宝镇的30家木材加工企业却并没有“冬眠”,而是在经济严冬里大练内功,狠抓管理,并且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储备,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经济复苏的“春天”。
元宝镇的木材加工企业大多是以加工半成品为主,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知名度更低。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者们意识到搞工艺和高附加值产品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每年的春秋两季广交会以及法兰克福的文教用品交易会,元宝镇的木材加工企业都踊跃参加,企业产品出口率已经达到60%以上。利用市场弱势调整的机会,元宝镇旭日铅笔公司购进先进机器设备,并聘请台湾客户作技术指导,积极开发高档铅笔,准备国际市场回暖时抢占先机。今年5月中旬,元宝镇将有9名企业家组团前去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考察,学习先进国家的铅笔生产工艺和市场营销,远道“取经”为自家企业的产品提高附加值。
元宝镇的木材加工企业把强化内部管理作为暖身的手段。元宝山制笔厂经理于宪臣说,他们正在通过技术等手段,尽可能把工厂里的损耗降至最低,最大幅度地减少残次品。元宝山福利包装材料厂经理施永平则说,企业如今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希望通过产品的升级达标,将企业做大做强。
求突破保增长
随着俄罗斯对我国出口木材的控制升级,国内木材资源的有限开采,木材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日趋紧张,逼得元宝镇的几家木材加工企业到俄罗斯建立分厂。目前,元宝镇已经在俄罗斯哈巴、远东地区开设有3家筷子厂。
为了缓解原材料的紧张状况,元宝镇的木材加工企业开始探索木材替代产品。据悉,元宝山笔业正与台湾客户协商,利用废报纸卷制铅笔的科技开发项目今年将启动。经理于宪臣表示,正打算贷款2000~3000万元,上一条年产2亿支铅笔的新生产线。据粗略计算:元宝镇的木材加工企业目前共需3000~5000万元贷款。寻求贷款支持,成为这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寝食难安的头等大事。
尚志市委书记刘志国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发生后,尚志市委、市政府依据当前市场形势,及时制定了党政机关干部帮企业、保增长的工作方案,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分工负责,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的瓶颈问题,尚志市政府已把相关银行请来,实现了银行与企业的直接对话和对接;市经济局、财政局协调工作,为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搭建贷款平台,已借助哈尔滨市政府组织的担保公司,先后为当地三家中小企业争取到短期、小额贷款;尚志市正在积极筹建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发展一批村镇银行,直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据记者了解,在尚志市政府支持下,当地一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私营企业——腾飞公司已在筹建中。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2009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