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肉蛋价格环比下滑且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明显,3月的CPI和PPI可能继续维持双负态势。物价疲软预示着,目前在国内生产和消费上的需求支撑并不牢固。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监测,同2月20日相比,3月20日价格出现下降的商品和服务有19种,主要是食用植物油、猪肉等副食品价格,钢材、烟煤、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这些产品在CPI和PPI中比重较大,拉低了整体的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
同时,价格保持稳定的有15种,主要是药品、医疗、教育、居民用水用电等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价格上涨的有12种,主要是成品粮、部分鲜菜等食品价格。
2月份,中国的CPI和PPI首次出现了双降势头,由于去年3月份的CPI较2月份环比上升,所以目前环比下滑态势将使3月份的CPI和PPI继续出现双负格局。
道琼斯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显示,中国3月份的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1%~1.3%,较2月份下滑幅度收窄;PPI下降5%~6%,较2月份下滑幅度增加。
上述的价格下滑情况直到4月还未止跌。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4月10日的价格情况显示,肉蛋产品、钢铁、煤炭还处于价格下滑通道中,但水泥、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的价格则开始回升,铜、铝、锌较3月份的环比涨幅都在10%以上。
4月份,既是传统的建设项目开工集中期,也是有色金属的消费旺季,上述产品价格回升确认了生产建设有所回暖。不过,联合金属网向本报发来的报告显示,国内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受外盘价格的明显带动,但前国内有色金属价格普遍高于国外市场,如果没有有效需求的复苏,后市将缺乏支撑。
对于受需求和高库存夹击最严重的钢铁行业,缺乏需求也是致命打击。4月上旬,线材和中厚板的价格已经接近企业生产成本,经销商和主要钢厂都在目前的低价位上僵持,市场交易清淡,库存水平有了一定消化,但仍维持在高位。
3月份的数据好坏互现,但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开工增加后,延续到4月份还未得到明显的需求支撑。所以,对后市的需求提振以及加快前期集中在大型企业的经济刺激资金通过产业链渗透到中小企业速度可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许今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能予以定调。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