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两会经济新闻:促进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

    调结构、上水平,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这些城市应如何发展、实现转型,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做精做深传统产业

    “我们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李明说。铜陵是新中国最早建设起来的铜工业基地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铜的产量一度达到全国产量的70%。

    铜陵现阶段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铜材的精加工;二是利用铜冶炼的衍生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据统计,铜陵年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已超过15亿元、固废综合利用量300余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3%、73%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李明代表说,“目前,铜陵铜工业、电子、化工、纺织、建材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我们现在就是要按这个路子走下去。”

大力发展新型产业

    辽宁省阜新市在城市转型方面先行一步,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政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新型产业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阜新市市长潘利国介绍说。现在的阜新,以风能、煤化工、氟化工为主的三大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以农产品、林木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也效益凸显。阜新目前已经引进了70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阜新的工业企业和规模企业中占30%以上,成为阜新接替产业的龙头。从2001年到2008年,阜新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3.9%,城市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1万元。

城市转型人也转型

    “城市转型不能忽略人的‘转型’。”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乃静建议,国家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原有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对其他行业并不熟悉,必须帮助他们改行,帮助他们适应转型。王乃静委员说:“社会保障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否成功。改革开放30年,为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城市转型提供了保障。现在国家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来源:经济日报


2009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