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长韩正在17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前不久上海方面与迪士尼团队已就迪士尼建园的重大原则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近日长江证券研报就指出,迪斯尼是上海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对此已经有所反应,投资者对此也寄予较高的期望。
在上海建设迪斯尼是大势所趋,这个建设周期比较长,预计为5-7年的时间,建成前后对经济的拉动是相当可观的。
迪斯尼在全世界共有五个项目,中国是第六个。从规模上来看,中国应该是仅次于佛罗里达的第二大项目。
为了分析迪斯尼可能带来的机会,长江证券在研报中具体分析了迪斯尼的商业模式。
迪斯尼是一个“品牌乘数型企业”,即用迪斯尼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种经营思想的定形,让迪斯尼开始把大部分利润彻底转向影视产品制作之外。迪斯尼在快乐文化背后附加上了完整的商业文化,将艺术彻头彻尾地商业化。迪斯尼不断推出一部部制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推出后都要大力宣传去打票房,通过发行拷贝和录像带,赚进第一轮。然后是后续产品的开发,主题公园是其一,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中,让游客高高兴兴地去参观主题公园,迪斯尼由此赚进第二轮。接着是品牌产品,迪斯尼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过销售品牌产品,迪斯尼赚进第三轮。这还不够,迪斯尼还在不断地收购电视频道,已经有了卡通电影频道、家庭娱乐频道,甚至还买了新闻频道。借助电视的触角,迪斯尼布下它的天罗地网。去迪斯尼乐园,买迪斯尼卡通,这是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
从迪斯尼集团公司的运营方式看,公司的四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运营如下:
第一,影视娱乐。负责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录制和上演舞台剧。迪斯尼公司在这个产业里属于龙头老大,拥有若干子公司和一批著名品牌,下属的电影制片厂和各种影视机构是美国四大电视网的主要节目供应商,每年共生产50多部故事片,还创作大批含有角色形象的电视节目。除自己创作的作品外,公司还购买其他厂商的影视片向影院、电视台和家庭录影带市场销售。集团名下的各个发行、录像、国际公司代理迪斯尼拥有或授予使用权的电影、电视、音像节目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发行的业务。
第二,媒体网络。公司通常自己出资生产制作节目,或者从其他节目厂商购买节目播放权,并且为播放这些节目的附属台站支付数额不等的补偿金。公司的收入则来自出售节目中的商业广告时间。
第三,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公司通过各种国内的、国际的广告与促销活动对整个迪斯尼世界的各种游乐项目进行市场营销,以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主题乐园还通过长期协议形式与迪斯尼的其他各公司建立起业务关系。
第四,相关消费产品。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司创造的各种形象的知识产权交易,并出版图书和杂志。许可发放的品种包括与迪斯尼有关的玩具、礼品、家具、文具、体育用品等。出版类的许可证包括连环画、艺术图画书和杂志的。许可证经营活动的利润主要依靠从批发和零售产品的销售定价中提取固定比例的使用费。除提取使用费外,公司还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不断寻求可以用于许可证产品的新角色形象,并参与具有许可证意义的出版物的写作和插图的创意工作。此外,公司以“迪斯尼专卖店”向市场直接推出与迪斯尼有关的产品。截至1999年9月30日,专卖店的总数已达728家。公司拥有出版社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各种图书,出版《趣味家庭》、《迪斯尼历险》和科普杂志《发现》等期刊。公司下属的软件商迪斯尼互动公司,则主要从事开发和营销家庭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教育与娱乐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公司还生产教育用的视听产品,其中包括录影带和电影、招贴画和其他教具。 因此,可以从中总结出迪斯尼项目可能会带动的产业:
在迪斯尼的这四项业务中,收入占比最大的是媒体网络,占其总营收的40%以上,而且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一直稳步上升,但是涉及到媒体网络的经营在中国将会管制比较严格,因此这项业务的不确定性也最大。
主题公园和游乐场占其营收比重为29%左右,并也保持持续增加的势头,影视娱乐和相关消费品在其业务占比中近三年则呈现下降趋势。
所以从其业务结构中可以看到将来迪斯尼发展重点的方向。除去媒体网络获批的不确定性,长江证券预计主题公园和游乐场将在迪斯尼中国占据首要的收入贡献,因此围绕这项业务的相关商业将会受益。来源:搜狐证券 作者:谢剑
2009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