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警惕大集团抱团过冬产生合成谬误

   近期,宝钢集团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上港集团(600018,股吧)、海尔集团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期望通过强强联合来抵御目前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当前要化危为机,携起手来,抱团取暖。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大量大集团抱团过冬,可能会产生合成谬误,并对整个市场经济产生影响。

   何谓“合成谬误”?发明“合成谬误”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人踮起脚尖看戏能看得更好,但若人人都用这样的姿势,所有人非但不能看好,还都付出了代价。就是说,对局部是正确的东西,对全局却可能是错误的。

  抱团取暖,在这次经济调整初期,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最先使用。笔者2008年年底在浙江采访时就发现,绍兴、宁波、义乌等地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尽弃前嫌,不仅上下游企业进行联合,而且同属一个行业的企业也在联合。比如在宁波,在行业协会协调下,所有中小文具生产企业联合成一个整体,在生产链上进行分工,采购、生产、销售都统一起来,共同抵御因各种成本上涨、需求下降带来的冲击。

  当地一位参加联合的文具生产商说,以前各自为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联合以后,绝大部分企业只要负责生产加工就可以,订单、采购、销售都统一起来,企业可以减少很多成本,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他认为,由于参与联合的企业经营情况相差不多,所以协调起来比较顺利,不联合小企业单独做很容易就死掉了,联合起来还能有一条生路。

  随着危机的深入,抱团过冬开始升级,原本只有小企业才会使用的方法大企业集团也开始采用。问题是,大集团和小企业在联合方式可能存在重大的不同,比如小企业的框架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变化,但是大集团不行,所以它只能够做上下游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在目前环境下依赖更多的是非市场因素。

  通常而言,大企业集团会更愿意与拥有深厚政府背景、生产能力强、在市场上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联合,这样它可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联合可能导致经济学上所说的合成谬误。

  当大量的企业集团之间结成战略合作之后,虽然进入战略合作圈里的企业可以享受合作带来的好处,但相当于给非战略合作企业建立了一道“篱笆”,实际上就挤压了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它们将不得不退出市场。

  以现有及以往的经历看,在危机中,能够挤入战略合作阵营的企业集团绝大部分拥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并且拥有相对垄断的优势地位,宝钢集团是近期比较显著的案例,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战略合作出现。

  从单个案例来看,不能否认战略合作带来的好处,但如果大量的企业集团都实行这种联合,而且还是主要以非市场因素建立这种战略关系时,合成谬误的结果是,市场将会丧失活力,因为大量民营资本的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已具部分竞争性的市场又将回到垄断市场。这种现象,在风电市场中已经开始出现。作者:刘昆明   来源:证券时报


2009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