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调查显示过半学生经常弄丢学习用品

    本报讯  (记者苏军)“身披‘节约利国利民’的条幅走上街头宣传节约,可自己的学习用品却消费得很过分,一个学期下来,光是铅笔就买了好几打。”一位姓颜的家长说起女儿的习惯,显得有点生气。记者采访中发现,嘴上说节约,可实际不当一回事;要人家节约,可自己却没有节约的概念,中小学生对节约的这种态度,让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觉得是一个“问题”。他们强调,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要从平时节约学习用品做起。
   
    浦东新区张江中心小学在启动“节约教育”时,曾对学生使用学习用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用品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53.8%的学生经常弄丢学习用品,只有11.4%的学生有回收废纸的习惯。许多老师发现,不少学生做完作业,铅笔、橡皮不能及时归到铅笔盒中,往往是往桌上一扔撒腿就跑,等到用的时候,便不知文具滚落何方;许多班级的“失物招领处”每星期能捡到几十支铅笔、几十块橡皮,可奇怪的是,几乎从没有人去认领。
   
    在老师们看来,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随意态度,其实另有原因——攀比心理。一些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多功能、玩具化、另类文具,因其新颖、紧跟潮流而屡屡博得学生的青睐,也招致学生之间相互攀比。调查显示,26.2%的学生平时经常购买高档学习用品,67.6%的学生有购买高档学习用品的想法。
   
    而另一项关于本市儿童的专项调查也显示,电子产品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首先是手机,学生拥有比例已达到11.4%,除此之外,拥有复读机的学生比例达到85%,一些学生视一般学习用品为低档,更加不会加以珍惜。
   
    另外,家长的默许态度,也让学生的大手大脚“畅通无阻”。许多家长觉得,只要学习好了,费点纸、笔无所谓。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认为,及时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张江中心小学校长许建华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是在为国家培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人才。来源:文汇报

2008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