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通过制笔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是全国制笔生产大国,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消费结构的改变,文化教育产业己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全国中最为成熟、最具投资价值的一个行业。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特别是社会投资和外资。各地民营、集体经营、外资经营的制笔企业逐步兴起,企业数量有制笔行业因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巨大且稳定,行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进入门槛不高,投资小见效快,能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等诸多优势,已成为文教产业了明显增长,生产和销售能力呈快速增长趋势。

    在日趋激烈的全国制笔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企业却日益壮大,长盛不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还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它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日益完善,标准化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标准化对提升全国制笔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标准化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产品怎样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要竞争,靠的是产品质量,而高质量产品是以高标准为依据,以高水平的管理为保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质量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标准水平的竞争。为了增强竞争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化相适应的企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企业通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做到不合标准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标准的半成品不继续加工,不合标准的产品不出厂,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使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企业通过贯彻标准还能揭示出产品质量的差距,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2.标准化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

    企业标准化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在管理领域、经营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发展较快的全国制笔企业中,基本上都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对全国制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树立优秀企业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

    3.标准化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

    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拥有优秀品牌的企业与默默无闻的企业相比,首先就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全国制笔行业的特点,它们都是与普通百姓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行业,因此,全国制笔企业完全可以创出自己响当当的名牌。品牌效应最终表现为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影响力,但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就是标准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和采用国际标准等工作的好坏都将影响着名牌产品的申报,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申报材料中,是否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质量是否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主要的审查项目之一。

    4.标准化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有力保障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搞好标准化工作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有力保障。标准化为企业实现各项管理职能提供了共同准则和科学依据,从而使企业的各项管理程序和管理业务规范化,使企业里的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个岗位都围绕企业的质量目标,高效率地、协调地运作。通过标准化教育和培训,使企业员工逐步把标准的强制性约束变为自我约束,形成自觉的标准化意识,使全体职工深切感到标准化使一切工作井然有序,使包括领导者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以旺盛的精力,齐心协力把个人的专长和志趣用在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中,以使企业每个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通过标准化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产品质量标准化

    运用优秀的产品标准非常重要。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都需要通过标准化工作来求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按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企业能够搞清楚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并且把这种需求在标准中用量化了的技术要求清楚地表示出来,使企业的各方面通过标准都能够知道怎样满足顾客要求,对于顾客的具体要求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2建立标准化体系

    运用标准化生产的企业产品种类和数量比其他企业更多,因此如果只有—个孤立的产品标准是很难发挥作用的,标准化的作用必需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仅仅有了产品标准是不够的,要接着上第二个台阶一建立标准体系。建立标准体系的目的是保证产品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使企业能稳定的占领市场,不致因质量波动失去顾客的信誉而丢掉市场。一个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许多内部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不可能稳定,所以建立标准体系就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这些因素都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引
导企业运用标准化管理及方法,通过建立并实施标准体系,实现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必须配备标准化人员

    由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特点是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还要进行广泛的协调,处理好与企业内外各部门的关系,因此对标准化人员除要求具备其他科技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符合从事标准化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各企业的管理者注重配备熟悉技术业务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承担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并根据技术水平现状,适时地对有关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了解最新标准化的动态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各项工作与企业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在各个工作岗位的人恪尽职守。

    在现代企业的生命历程中,只有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才能在激烈而无情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才能拥有无穷的生命力。


2008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