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出口企业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系列不利因素因扰下,外贸企业正在挖空心思寻求突围的新路径,这个时候,偏偏又迎来了欧盟REACH法规的正式实施。
根据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简称REACH法规)的规定,拟出口到欧盟境内的企业,必须于今年6月1日起至12月1日期间进行REACH预注册,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未注册或预注册的产品将分阶段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法规的实施对我市出口欧盟的企业是一道槛,应对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欧盟市场的存亡。”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日前表示,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对REACH法规知之甚少,尚未做好注册准备。了解该法规主要内容,及时进行注册或预注册,尽最大努力保住来之不易的欧盟市场,成为我市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项旨在维护欧盟境内居民健康安全的法规,实际上是一种比反倾销等措施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一位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欧盟实施REACH法规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产业工人和民众的健康和安全水平,维持化学工业高水平的就业率。在环境方面,主要是为了避免化学品对空气、水、土壤和建筑物的污染,以及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从法规实施的背景来看,化学工业是欧盟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进出口额均居全球首位。化学工业对欧盟经济的发展和欧盟收支盈余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因此,实施REACH法规,保持欧盟化学工业的优势地位,也是出台这一项法规的内在动因。
其实,化学品只不过是冰山一角,REACH法规影响的几乎是所有商品,因为几乎没有商品不使用化工产品。根据安排,REACH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500多万种制成品全部纳入管理监控系统。欧盟已设立欧洲化学品管理局作为该监控系统的掌管机构。
从REACH法规的主要内容来看,该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注册。要求企业负责收集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加强对化学物质的风险管理。二是评估。成员国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履行了其义务。三是授权(许可)。评估并审定某些受到极高关注的化学物质的风险,如果相关风险已经得到充分控制,或其社会经济效益大于产生的风险,且没有适当的替代物或技术,欧委会将对其使用给予授权;对于以上物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四是限制。对于风险不可接受的物质,欧委会将以法律形式进行限制甚至禁止。
企业出口成本平均增加5%
记者从市外经贸局了解到,欧盟是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我市对欧盟进出口67.56亿美元,其中出口5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0%。所以,REACH法规的实施,将对我市化工产业及下游轻工、纺织、医药、电子、家具、玩具等行业对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影响。
首先,REACH繁琐而复杂的程序将导致我市化工产品及其相关制品出口受阻。REACH法案长达200多页,还不包括即将出来的指引细则。整个注册、评估、许可的过程繁复、琐碎、漫长,充满未知性,足以令诸多企业望而生畏。而如果首次注册人以此牟利,将导致恶性注册局面,从而产生不正当的盈利并妨害公平竞争。
其次,REACH代理、注册、检测等费用将导致我市企业出口成本增加。除了欧盟境内的企业,他国企业无法在欧盟直接注册,只能通过欧盟进口商或者委托代理机构来完成注册,代理费增加了企业成本支出。此外,注册、授权档案以及化学品安全报告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将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并需要企业引进专业人才。据一些机构预测,因REACH认证,企业出口成本将平均增加5%。
此外,REACH过高的技术要求和昂贵的检测费用将导致我市部分贸易型企业出现亏损。特别是那些产品面广、贸易涉及领域多、下游市场的情况错综复杂的贸易型企业,可能面临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品及其衍生品的注册工作,要开发出所有这些产品的注册卷宗是难以想象的。REACH的实施还将影响我市以欧盟化学品为主要进口原料的企业发展。
预注册机会不可错过
那么面临这一新的门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市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把握预注册阶段,做好注册准备。企业只有参加预注册才能享受注册过渡期,企业只要提供化学品分子式就可以参加预注册,相对来说程序简单。同时REACH制度设制的预注册程序可避免高额费用问题。通过信息交流,避免重复试验,减少检测费用。
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与上下游客户进行沟通,及早对输欧产品进行摸底分析,了解产品总数量,掌握所用材料的配方,搞清自身产品及其制成品是否包含在REACH化学物质清单中,是否需要注册,以及注册所需的信息和数据等等,尽量在时限内完成预注册。
与此同时,熟悉相关程序,有序开展工作。按照REACH制度规定,企业首先查询产品或商品的物质清单,查看涉及的化学品是否在REACH规定的注册、评估及授权目录中,根据化学物质类别及年产/用顿数,确定注册时间要求及注册信息要求。接下来按照REACH注册、评估及授权时需提交的信息条目要求,到检测机构提交测试项目申请(可共享数据除外),取得所需信息。待所需信息齐全后,按照REACH要求,借助欧盟内部企业或代理机构提交注册申请,获得注册号或取得相应授权后,方可进行生产和出口欧盟。
此外,加强内部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企业应从控制原材料的来源着手,掌握最终产品的流向,了解在供应环节需要向下游客户提供哪些生产数据、测试结果等。在日常生产中关注化学品安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的化学品及其制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还有一点,就是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对同一种化学物质进行联合注册,这些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检测成本。来源:青岛日报
2008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