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政府越来越支持“走出去”的企业

编者按
   很快,将有越来越多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走向海外,而把握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巧妙借势,是企业把握投资机遇的必修课。
 
  “今后政府会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国别导向等方面继续制定一系列发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彭继民告诉记者。

金融、能源投资比重增加

  最近两年,海外投资在金融和能源这两个领域发展得非常迅速,涉及投资金额都比较大。

  近两年中国境外投资规模和速度明显提高。

  “虽然我国的企业海外投资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在2005年之前,还没有单笔投资金额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但是自2005年后,10亿以上甚至几十亿美元的海外投资项目已经相当普遍。”安邦咨询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明旭说。

  以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多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投资规模比较有限的领域,但是最近两年来,海外投资在金融和能源这两个领域发展得非常迅速,涉及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去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以55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取得该银行20%的股权,成为境内机构进行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今年年初,平安保险也入股比利时富通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涉及金额为18亿欧元。

  为了应对国内能源的短缺,中国能源巨头积极涉足海外能源项目,中石化、中石油在非洲投资的项目比较多。此外,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项目、阿富汗的铜矿项目中都有中国国有矿业巨头们的身影。

  彭继民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比重越来越大,约占40%左右。此外,从投资主体的角度看,虽然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比重增加很快,但国有企业仍然是境外投资的主体。

“走出去”政策推动企业海外投资

  商务部、银监会、国家发改委都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

  国家多个部委都出台了一些支持海外投资的政策。商务部、银监会、国家发改委都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证明的通知》简化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手续和管理程序,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在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各大银行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政策,中国工商银行出口信贷处处长刘建昌表示,工商银行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具体在信贷方面,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股本融资、项目融资、结构商品融资、东道国本地货币融资等。

巧借国际环境 降低投资风险

  减少和规避海外投资风险最好的办法,还是应保持理性的态度。

  由于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更多,投资海外市场显然比投资国内市场存在更大的风险。李明旭认为,如果不熟悉当地市场包括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和风俗,很容易导致“水土不服”。而不懂得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也让很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吃了不少苦头。

  刘建昌对于海外的投资风险归纳的更为具体,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劳工风险和舆论问题。
  减少和规避海外投资风险最好的办法,还是应保持理性的态度对待投资。刘建昌认为,做好前期的准备和功课是必要的;而且要付出必要成本,如对国外市场的考察和调研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最好能聘请投资咨询公司帮助进行海外投资的决策和服务;最后是必须尊重当地国的国情,这是需要中国企业长期提升的软实力。来源: 中国经营报


2008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