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重“利空”打压 宁海文具制造业何去何从?

  5月20日上午,宁海新阳光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立峰接到原材料供应商一个电话,告知他不锈铁的价格又涨了500元/吨,老马苦笑着对记者说,这已经是两个月内的第四次涨价了,相较半年前,不锈铁价格已经上涨了35%,但他们公司的产品价格只提高了5%,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企业现在只能维持保本经营。

  新阳光公司的遭遇实际上是我县众多文具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佳,我县文具制造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寒流”,来自县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县纳入统计的9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8家出现亏损,其余企业的盈利额也大幅下降。宁海文具制造这个带动3万多人就业、年销售额达到48亿元的特色经济行业正走在重要的“十字关口”。

  我县文具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有文具企业407家,其中4家企业的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但过于快速的发展速度也掩盖了文具制造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重外贸轻内销、重仿造轻设计、重贴牌轻创牌,在国际需求普遍下降、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税率下降等多重“利空”影响下,我县文具先天不足的“毛病”就集中爆发,以致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

  我县文具制造业到底何去何从,成为政府部门和文具业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最近,县委书记王剑侯、副县长邵兴杰专门带着工作组蹲驻企业,就包括文具行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王剑侯书记在结束调研时说,宁海文具行业遭受的“阵痛”实际上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传统制造业粗放经营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文具企业必须创新转型,才能跨过这道坎。不过,他对宁海文具企业的转型还是充满信心,他说,宁海文具企业的恶性竞争使企业盈利微薄,但价格战的另一个结果也使后来企业难以再上马,其他地区想再“造”一个全国文具生产基地,显然也不容易,这反过来会为文具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他的建议是: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宁海文具企业更要聚成一团,创新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一致对外竞争。据了解,目前县政府正在抓紧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文具企业创新创业。

  “像重视外贸一样重视内销”,是我县很多企业家喊出的新口号。县文具协会秘书长应宏凌说,宁海文具48亿元销售中,文具出口至少达到38亿元,这种“一头重、一头轻”的经济结构显然不利于文具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我国共有2.1亿名学生,年消费文具约1500亿元,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久经发达国家严格质量考验的宁海文具企业应该还有更多的机会。目前,全县30多家规模企业或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或委托别人经营,开始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之路;县文具协会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还在上海设立了宁海文具展销中心,有效降低了小企业开发国内市场的营销成本。

  加快新产品开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也成为我县文具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选择。我县文具的龙头企业——得力集团采用“内挖外联”的办法,除了挖掘企业内部工程师的设计潜力外,还分别在上海和韩国首尔设立了平面设计研究室,并在30个国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目前该企业已经具备3个月推出100个新产品的能力,这为企业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文具市场抢得了先机。在今年的第103届广交会上,得力集团的可爱造型新品牌“YOCOO”一亮相,就拿到了30万美元的订单。宁波彬彬文具公司利用在美国上市的机会,在国外越来越多地亮出自己的品牌,逐步掌握了国外营销的主动权。此外,公司还大力发展外包生产,带动了当地文具小企业的发展。据县文具协会统计,今年全县至少有半数以上小型企业放弃“单打独斗”,开始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发展之路。县文具协会已经向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宁海文具”集体商标,这也让众多缺乏品牌支撑的小企业有了开拓市场的“敲门砖”。

  此外,我县文具企业还积极参与国家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用标准引领行业的发展。松鹤文具公司的固体胶水、彩泥,兴伟公司的美工刀,云峰文具公司的订书机,得力集团的削笔器、文件夹等产品的生产标准已经成为全国行业标准的主要参考依据。很多企业家说,宁海文具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更愿意相信,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他们有信心让这个产业走向兴旺,乃至成为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行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宁海文具再振雄风当可期待。来源:宁海新闻网 


2008年06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