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外贸预警 守望中国工厂 (图)


在杭州余杭的一个家纺企业,工人们刚刚生产出一批新的外贸订单产品。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正在考验着“中国工厂”的生命力。

  早在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前一年多,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设在欧盟的预警点,就预告了这一情况。5月12日,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将再一次前往欧盟,进行新一轮游说抗辩。

  统计显示,近年浙江的反倾销案件的应诉率、胜诉率以及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数,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通过设在外贸中介组织中的预警示范点,来监测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信息。”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称,浙江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对其他地方很有借鉴意义,有望在全国推广。

  浙江首批建立的20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都分布在省内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块状经济集聚区。眼下,更多的企业家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中国工厂”面对风浪坚强的生命力。

  应对外贸摩擦关口前移抗辩准确把握了“时间点”

  5月12日,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将再一次前往欧盟,进行新一轮游说抗辩。

  这次抗辩,是针对去年年末欧盟对中国的紧固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螺钉、螺母、螺栓……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个统称叫“紧固件”。紧固件是嘉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市有2100多家企业从事这类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去年当地紧固件实际出口总值占了全国的20%。

  “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嘉兴市外经贸局公平贸易处处长陈岚说,2月份当地已经组团,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拜会了欧委会贸易救济司的官员。吴其法,一家去年出口额近5000万美元的紧固件企业负责人,作为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协会副会长,代表整个行业,在欧盟总部与7位调查官面对面。

  这次的反倾销调查,欧委会正式立案是在2007年11月9日。而早在2006年7日,全嘉兴的紧固件企业就已经收到了预警信息。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设在欧盟的预警点,在这次反倾销调查的酝酿期就察觉到了这一情况。

  于是,这一次的应诉,有着相当长的“准备期”。

  正因为此,中国紧固件行业代表的高调出场,令欧盟方面大吃一惊。

  他们曾经连续三天,拜访了欧盟对外贸易协会(FTA)、欧盟船舶协会(CESA)和欧盟紧固件分销商协会(EFDA)。动员游说紧固件进口商以及下游用户商协会等在欧盟发出反对声音,争取利益同盟,代表团的行动异常高效。

  荷兰反倾销委员会的代表克鲁吉特曼丝告诉中国来的客人,她在欧委会进行投票决策前夕,经常会收到来自相关利益方提供的各种信息,但此时她已经没有足够时间考虑这些信息。

  因此,陈岚认识到应诉环节的工作必须要提前,及时向反倾销委员会的代表提交新的建议和证据材料,这样才能争取他们在投票时充分考虑到中方的意见。

  “因为预警将应对外贸摩擦的关口前移,这一回,我们准确地把握了时间点。”陈岚说。

  “预警点”是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商务部要把浙江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2007年起,浙江首批建立了20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都分布在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块状经济集聚区,预警点由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牵头建立,至少要把当地50%以上的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纳入预警范围。

  “通过设在外贸中介组织中的预警示范点,来监测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信息,从设立运作到评估,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和参照。”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称,浙江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对其他地方很有借鉴意义,有望在全国推广。

  他们鼓励许多开创性的做法,包括“充分利用可公开获取的信息资源,可以与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或资讯服务机构建立合作”。

  “对收集到的预警信息,”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说,“在确认其可靠性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关注,再分析其对本地区、本行业出口可能带来的影响。”

  监测预警的网络,还主张龙头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鼓励他们在外贸进出口活动中,积极收集和回馈市场预警信息,“因为他们相当熟悉国际市场的贸易惯例和市场状态” 。

  桐庐的制笔业就因此尝到了甜头。当地一家光华文化用品公司向县制笔协会反映,外商要求他们提供笔涂层油漆的铅含量检测报告。于是县制笔协会立即发布预警报告,提醒企业慎选笔外表的油漆,并联系相关机构为制笔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0.7%,由于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高、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出口比重高,一直是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点地区。”张勇透露,2007年,浙江遭遇案件63起,涉案金额14.59亿美元,占全国总数的30%。

  “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有利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尽早掌握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救济措施和贸易壁垒动态,为做好应对赢得时间。”省外经贸厅厅长金永辉认为,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悉,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两年前就写入了全国首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地方性法律文件《浙江省应对出口反倾销暂行办法》。而统计显示,近年浙江省的反倾销案件的应诉率、胜诉率以及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数,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企业成为最直接的“预报员”

  “政策性预警”直指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

  几乎每一天,都有外商在泮云祥的厂里进出。这个余杭家纺行业中唯一一家生产沙发套的成规模企业,产品主要出口美国。

  制作沙发布必须要用粘胶,2006年初的价格是每吨23000元,到去年下半年,涨到了33000元。成本上升是避免不了的现实,而困扰泮云祥的,还有人民币升值、工人工资上涨等诸多的问题。

  42岁的泮云祥,是杭州海茂纺织布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十五六年。

  他刚刚从美国密西西比州考察回来,这一趟对美国市场了解得更透彻,回来他就加紧开发新产品,因为亲眼看到“一个品种在美国的生命最多只有几年”。

  他还向余杭家纺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敏红传递了一个信息,因为美国内陆运输成本上升,许多当地的沙发厂正在开始重建过去三五年内陆续关闭了的成品工厂。平常王敏红在做的一件工作,就是定期分析家纺产品出口市场的动向。为了完成一份《余杭家纺产品出口市场预警分析》,她要从企业收集相当多的信息和数据。

  杭州市外经贸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处长程乐说,此前,我国的外贸预警信息主要是通过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发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外国的商会和商业组织。这种方式虽然发布渠道权威,但传递层次较多,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更便捷的传播方式,网络平台是其中之一。

  “欧委会于4月18日发出照会,称已收到欧盟产业的申诉,将于近期对我输欧盘条发起反倾销调查。依照惯例,欧盟将在照会发出后10天左右正式宣布立案决定。提请相关企业注意。”

  这是杭州市外经贸局网站上,今年发布的第11条“公平贸易预警信息”。

  泮云祥的手机上,也常常会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很多预警示范点建立了覆盖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短信群发系统。

  余杭区外经贸局副局长张如星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据欧盟统计署今年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为6.8%。欧盟内部正在反思与中国的贸易平衡问题。“从欧委会今年2月刚刚通过投票,决定对中国出口的空气压缩机征收反倾销税,可以明显看出欧盟现在正回归贸易保护主义。”

  所以,除了出现贸易摩擦及时应对之外,他更看重“政策性预警”的价值,对国外技术性的贸易壁垒进行预警。余杭家纺行业协会刚刚组织了一次针对出口产品标准问题的培训,张如星希望帮助企业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把握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适应现实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

  浙江将打造覆盖全省的外贸预警网络

  “中国工厂”想证明自己的生命力

  陈岚预计,欧盟关于中国紧固件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将有可能在今年8月9日前做出。“今后一段时期,技术贸易壁垒、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隐性的贸易摩擦将会加剧。”所以,以原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体的紧固件产业,还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而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纺织品中残留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及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开始着力防范。“家纺产品是外贸敏感产品,”余杭区外经贸局副局长张如星说,“去年余杭纺织品出口增幅超过30%,如果因为一些贸易摩擦,导致出口的非正常波动,地方企业的损失将会很大。”

  张如星希望,他所致力建构的余杭家纺的预警网络,能够避免一些今后的问题。他曾经在欧盟参加过6个月的培训,给他上过课的有很多是欧盟的官员,甚至是当地的税务官。“很多时候贸易摩擦的造成,就在于信息的不通畅。”张如星想帮助余杭的家纺企业,提高对国外市场、社会、政策、法规的认识,从技术和社会两种层面上进行外贸出品预警信息的传达与沟通。

  余杭家纺协会曾经收到报告,今年的德国法兰克福家纺展组委会要求参展企业提供是否获得生态纺织品认证的信息。为此,他们很快从上海东华大学请来专家给当地企业做了专题讲座。

  而很多地方的做法还包括,采集现有的海关统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监控出口市场、数量、价格的变动等敏感数据,定期通过网站等渠道发布。

  据省经贸厅介绍,浙江的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将力争每年新增数个。他们的设想是,到2010年,形成一个覆盖全省重点产业、敏感产品、块状经济的网络。

  “预警和防范的思路有很多种。”省外经贸厅厅长金永辉还希望,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让中国的产业与国外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化对抗为合作。

  泮云祥身上穿着从美国商场里买来的衬衫,同样的品牌价格要比国内的大商场还要便宜,“可见低层的原材料供应商还有多少利润空间”。从早先的单纯生产沙发布,到生产沙发套,这一转变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也让泮云祥接触到了更多的海外的直接客商,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

  去年,他的工厂的销售额是8000多万元,今年尽管困难很多,但他很有信心能把销售额做到1.5个亿。他说到国外看过很多工厂,因为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几十年来规模都做不大。

  而眼下他觉得倒是一个好时机,挺过这一段时期的考验,企业就可能有新的一轮大发展。泮云祥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中国的小企业面对风浪坚强的生命力。来源:浙江日报


2008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