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对抗贸易壁垒应熟悉游戏规则

  在家电等外向型行业日益面临出口困境之时,企业或该进一步思考探究其中的游戏规则。昨日,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中心与欧盟CE认证机构KIWAGASTEC主办的“2008中欧燃气具技术研讨会”召开,商讨如何更容易地通过欧盟CE认证问题。尽管带着明显商业目的,但仍给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对抗出口贸易壁垒或可使用新思路。

  近年来,发达国家阻碍进口的贸易壁垒手段层出不穷,包括美国上两周颁布的对61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法则中企业工资标准的规定,此起彼伏的美国“377”调查,被称为中国入世以来最大贸易壁垒的、将于6月1日强制执行的欧盟REACH法案,将在三年内陆续出台的欧盟EuP指令细则等。而这些贸易壁垒手段越来越难以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使得不少企业的出口只能在门外徘徊。

  不同国家有不同游戏规则。在中国,由于资源高度集中,企业也许可通过各种裙带关系层层通关;但这一套,在高度市场化的欧美国家却并不见得走得通,这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路途中屡屡碰壁的一个原因。欧盟中对进口产品质量把关最严格的荷兰食品和消费产品安全认证公共卫生部高级官员MarijnColijn即直言:“保证消费品的安全是基本的人权体现。”更有欧盟官员直白表示,“EuP将冲击中国企业80%的出口。”

  然而,企业要突破贸易壁垒已不能过多依靠政府的帮助,正如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处处长李群英所说,如果有企业在美遭377调查,政府几乎无法提供帮助,因为美国依据的是其本国法律,不像贸易纠纷可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惟一途径就是中国企业积极向美国申请专利”。意即必须按照人家的游戏规则办事。

  由于我国商检部门出具的认证证书在国际上行不通,尽管欧盟有庞大燃气具市场,但由于其CE认证的严格,我国只有少数室外燃气具产品贴牌出口到欧洲。但欧盟市面上的燃气热水器普遍价格都在一千欧元以上,冷凝燃气热水器更高达三千多欧元,相当于当地一辆小汽车价格。面对高利润诱惑,我国燃气具企业有着出口欧盟的群体冲动,而这个来自欧盟的CE认证机构也对这场群体冲动带来的商机虎视眈眈。当这个利益内外达成一致时,应对欧盟CE认证或许会有新的出路。欧洲燃气具供销商SaroWorldwide也指出,中国燃气具产品具有很强价格优势,但由于中国企业不熟悉欧盟法规,一直无法顺利进入,欧盟的认证机构进入中国或能使之快速打破坚冰。同时可利用其广泛网络,进入大买家视野、打开供销通道;更重要的是,或可帮助我们熟知国外市场更多游戏规则。 本报记者 谢晓婷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