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连续两个交易日的持续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重回上行通道,再次“破7”。4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912,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166个基点。自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破7”后,虽然出现过短暂回落,但人民币汇率已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在出口企业以美元结算为主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每降一个点,就意味着利润实实在在的损失。
一位从事外贸出口多年的许先生告诉记者,一个订单从落单到最后交货收到货款通常都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许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今年1月份与外国客户签合同的时候,人民币当时的汇率是7.28,按人民币汇率7.00计算,10万美元的订单就白白损失了2.8万元人民币。而按照目前人民币的升值速度,等收到货款的时候损失估计将会更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升,带给中国的并非“人民币越来越值钱”的喜悦。就进出口而言,主要是降低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本币过快升值会导致出口的快速下降,从而使国家面临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外向型经济是支撑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这无疑将使我县外向型企业的出口环境持续恶化。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因素成为我县不少企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记者了解到,我县不少出口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调整措施,以应对人民币升值。“我们是尽快调整市场区域,加快对欧元客户订单的开发”,做出口文具生意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按人民币报价,对方可以少付欧元,而按欧元报价,我们就可以多换到人民币。为此,我们采用欧元报价,并把价格稍微下浮一点,双方对此都很满意,这比出口美国时因人民币升值商讨分担汇率损失容易多了。”做五金产品出口的黄先生则表示:他们在签订出口合同时,都要对汇率进行特别约定,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汇率变动在约定的比例范围外,就重新调整价格。由于汇率不断变化,现在是签一个合同就要定一次价格,并尽量缩短交货和付款的期限。
虽然人民币升值使不少企业遭受不利影响,但也有一些企业看到其中有利的一面。喜海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维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相比以前固定汇率时代,现在人民币升值肯定让他的企业在出口时压力更大。但他认为这也刚好可以促使他沉下心来抓好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快创新步伐,研发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乘机抢占更大的市场。另外,还可以在这个非常时期,考验企业的生存和应变能力,稳定客户和人才队伍。
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县外经贸局局长华祥平认为,广大企业主应该首先看到这是一个机会,而不是灾难降临。前几年我县不少企业发展过快,很多企业主对内部管理上的缺陷无暇顾及,这次正好利用时机在内部管理上下番工夫,开源节流,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这个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占据制高点;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进口国际上的先进生产设备等,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当然,企业负责人也要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各种政策和金融工具,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来源:宁海新闻网
2008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