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关于学生文具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从4月1日起正式
实施。新标准中,最大的"亮点"是对原材料作了严格的规定。这种变化,对生产企业的触动是全方位的,从生产、销售到管理,都必须作出变革。
运行了13年的标准,终于改版。文具行业目前的生产标准中,许多是1995年前制定的。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学生文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沪生介绍,在《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出台以前,国内虽然出台一些针对文具质量、制作工艺的产品标准,却一直没有一个相应的技术法规或者标准,对所有产品的安全因素进行约束。
新规严禁有害物质从4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关于学生文具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正式实施,对有安全隐患的文具叫停。
《通用要求》全面规范学生用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记者查阅该要求后发现,该标准适用于未成年学生使用的学生用品,包括水彩画颜料、橡皮泥等18类用品。标准中严格规定文具中锑、砷、钡等8类元素的最大限量,并规定书包、笔袋使用的面料和辅料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学生用剪刀顶端应为圆弧,文具盒不能有毛刺、毛边等,就连学生用笔的笔帽也被要求具备一定面积的空气通道,以防盖上时突然弹出伤人。
业内人士指出,该标准的实施填补以前文具行业标准的空白,让国内的文具生产走规范化道路,做到有标准可依、按标准生产。专家表示,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帮助消费者树立安全购买、使用学生用品的科学观念,也有助于推动这个领域内的消费维权。更重要的是,该标准的出台,将导致文具行业的内部洗牌,会将一些小企业、小品牌淘汰出市场。而那些一直以来正规生产、严把质量关的文具品牌将会借此机会大显身手,成为文具行业的领头羊。
健康意识推动标准出台文具产品一向被认为是便宜的"小商品",因此有质量问题,人们也往往不会去追究。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用品对身体健康以及环保的影响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专业人士表示,市场上一些带有香味的蜡笔、涂改液由于含有苯、硒、铅和甲醛等,长期接触会危害学生的神经系统,导致眼鼻喉发炎,并易伴有恶心、头痛、多动症、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出现。而一些文具的外观则具有潜在危险性,例如尖角、过薄的边缘等。作业本纸张异常洁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的荧光增白剂,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并加重肝脏负担。
在北京一家文具市场,记者发现,虽然大多数人仍然只是对文具的样式、功能津津乐道,但已经有一些消费者开始注意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涂改液的味道、纸张的白度等有所要求。
"出台这样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也是希望提高人们的对文具产品安全性的意识,能够选择那些不有损人们健康、对环境有益的产品。"业内专家指出。
商品的安全质量涉及千家万户,而学生用品的质量安全更是事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中小学生两亿多人,还有几千万的学前儿童。此外,我国拥有庞大的文具市场,每年可创造300多亿元的价值,文具产品的出口量也相当大。这一标准的强制实施,有利于保护我国学生的身体健康,规范国内学生用品市场,同时对提高我国学生用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竞争能力以及扩大出口,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标准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记者从文具生产"大户"温州市的有关企业了解到,作为著名的"笔都",温州的文具企业在新国标出台之前,已经在生产上严格把关,提升产品质量。温州市顺发文具公司总经理王剑宁表示,他们80%以上的文具采购自知名品牌,包括百通、金万年、米奇、晨光等。"这种专业文具生产企业的开发能力、原材料供应都有保障,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产品质量过硬,一般不会有安全方面的问题。"
温州华立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永平则表示,他是去年底从部分客户处得知此项标准即将实施的,不过早在这项国标实施前,他们在生产时已有一套严格标准,早已考虑到产品的安全问题。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学生文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沪生介绍,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出台以前,国内虽然出台一些针对文具质量、制作工艺的产品标准,却一直没有一个相应的技术法规或者标准,对所有产品的安全因素进行约束。
"学生用品有3个行业标准(蜡笔、油画棒、修正液)涉及强制性条款,但仅是对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作了规定。"宫健生说。
"可以说,《通用要求》的出台,会对文具生产企业有更加明确的约束,企业重外观轻安全的态度也有望得以扭转。"罗沪生说。
专家普遍认为,新国标将对文具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在出口方面也会起到推动作用。来源:产经网-消费日报
2008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