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张志刚:理性看待中国外贸顺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张志刚认为,美国经济放缓使得中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他建议,应当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增加进口,调整外贸结构。

  张志刚分析,外贸顺差过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的转移。亚洲国家和地区将加工贸易的生产力逐步转移到中国,并使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

  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亚洲对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总体顺差其实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把区域性的顺差总体上转移到中国。“因此,这可以称之为转移性顺差。”张志刚说。

  此外,中国的顺差是一种结构性顺差,中国出口很大一部分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增长迅速,他们向中国出口的方式已经改为向中国投资。

  “在中国就地生产,在中国就地销售,从而减少了他们对中国的出口。这一集中、一减少就会集中表现为中国顺差过大。”张志刚说。

  张志刚认为,我们不仅要考虑贸易的平衡问题,也要考虑经济利益的平衡,考虑境外资本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如果考虑这一块,实际上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利益是相对平衡的。”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8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