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消费层次也跟着不断的升级,每年新学期开始之际,瞄准学生的“开学经济”急速升温,火热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事实上,理财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家长面对“开学经济”应该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
如火如荼的“开学经济”已经成为商家的一个新的商机。开学前后,商场里出现了铺天盖地“开学啦”的广告条幅,一些超市的文具专区摆放着许多新品种的文具,书店里也有很多的新品图书……尽管刚刚开学,假期经济余温尚存,但是精明的商家早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抓住时机竞相促销,“开学经济”已提前露出端倪,而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也乐于接受。
“开学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对于这些消费群体背后的支柱,大多数都是属于工薪阶层的家长们来说,孩子们新学期的开始就意味着家庭财政的透支。
学习用品骤然升温
在开学前后,市区各大卖场、超市的促销主题都定为“开学经济”,其中,超市、大型商场的优势是学生用品丰富,价格相对比较实惠。许多学生用品都被集中在一起进行促销,文具、书包等标签上都被打上了特价标志。超市中要数这个区域的人气最旺,不少学生都是跟着家长在选购学习用品。超市里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学生的书包、文具盒等用具,基本上每个学期就会更换一次,因此到开学前的这些日子,超市的学生用品销售就会达到一个高峰,营业额也会比平时翻几番。
除了文具用品外,教辅用品、服装、生活用品、眼镜、数码产品等在“开学经济”的热潮中,同样红红火火。还有,这段时间的各大眼镜店也同样生意兴旺。“学生在眼镜店中消费频率是非常高的,我们肯定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一家眼镜店的负责人如是说。
假期结束,大、中、小学陆续开学,重返校园的学生们又开始忙着添置新学期的学习“装备”了,小至笔墨书本,大到手机电脑,在各地掀起了一股的“开学消费热潮”。被称为“入学三大件”的手机、MP3、电脑等产品的销售量更是日渐火暴,与之匹配的U盘、移动硬盘等数码产品成为学生“数码一族”竞相选购的产品。由于近期数码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不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目光已经不再放在低端产品上,而是开始关注一些性能教齐全、售后服务教好的品牌产品。
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过去被视为可透支信用卡的申请禁区。但近年来,诸多商业银行为追求发卡量,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在高校之内设摊推广。由此衍生出一批以推销校园信用卡为盈利渠道的校园信用卡销售代理。来源:东北新闻网
2008年03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