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在即,对于奥运赞助企业而言,将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战斗。民营企业更是厉兵秣马,以万丈豪情冲刺奥运营销。
一个曾经只有3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员工5000多名、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中国制笔业老大;然后,它又砸下2亿元人民币的奥运品牌“推广费”,成为集奥运特许经营商、特许零售商以及文具独家供应商于一身的首家民营企业,它的名字叫贝发。
2006年4月,贝发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家文具独家供应商。“我们没有遇到竞争对手。当大家都在犹豫不决时,贝发‘豪情’了一把。”贝发品牌总监李柏颖如是说。事实证明,这场战役赢得如此轻松,靠的就是贝发的快速决断。
“要知道,只要迟疑半年,即使花费三倍的赞助费用,我们可能都无法创造这段历史。”就在贝发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文具独家供应商后的一年,位列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办公用品公司——史泰博,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同年7月,日本最大的办公用品供应商“国誉”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公室空间设计服务供应商。
如今,贝发将借助奥运这一平台,将从单一制造商最终发展为各类强势品牌的整合商、经营商、零售商、供应商。现在距离北京奥运还有半年的时间,贝发已经成功地利用奥运实现了企业自身战略转型,并带动了整个文具行业开始向自主品牌方向发展。李柏颖说,从目前看,我们自我评价赞助奥运还是非常成功的,以前我们只是OEM代工,在国内根本没有任何销售,赞助奥运后,贝发迅速地在国内建立了600家柜台渠道,成功地从一个OEM代工厂转为品牌文具供应商,同时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带动了整个国内文具行业效仿,大家普遍开始向“渠道服务品牌”的方向调整。采访最后,李柏颖透露,贝发已经开始收集伦敦奥运会的信息,考虑是否继续奥运营销战略。来源:北京晨报
2008年0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