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大量“中国制造”被转卖联合国 直接供货不足1%

  大量中国产品被转卖联合国

  说明会在京举行 我国直接向联合国供货不足1%

  “2007年北京联合国采购说明会”昨天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每年直接向联合国采购机构提供商品和服务总量不大,但同时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却通过第三国或其他渠道转入联合国采购系统,使中国企业减少了与联合国机构合作的机会。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董洪副会长在会上表示,2006年联合国系统共采购了超过94亿美元的货物与专业服务,涉及信息技术、机电产品等领域。“而根据我们的了解,同期联合国机构在中国直接采购的金额只有8869万,仅占当年总额的0.94%。”

  据组委会提供的《联合国采购报告》中称,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通过第三国或其他渠道转入联合国采购系统,这不仅增加了联合国的采购成本,而且也大大减少了中国企业与联合国机构合作的机会。比如丹麦等主要采购供应国,其许多产品的制造商都是中国的企业,比例高达20%。

  《联合国采购报告》称,以拥有2700多家文具企业的宁波市为例,相当一段时期,宁波市很多文具企业如广博、贝发等都给联合国供货,但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欧美中间商的品牌和名义进入联合国采购系统的。

  该市的文具企业只赚到一些微薄的加工费,无法在品牌方面得到联合国的认同,也没有成为联合国的直接供应商。

  中国企业如何参与联合国采购?

  1.注册成为供应商,具备参与联合国采购活动的基本资格

  2.关注联合国发布的各种采购公告和相关信息

  3.主动应标,及时向联合国提供有关产品和报价资料、企业变更信息等

  4.争取进入短名单,为中标打好基础

  机构不同负责采购内容也不同

  人口基金:避孕药品、医疗器械、医药等

  儿童基金:疫苗、药品、医疗器械、车辆、水设备等

  采购司:车辆及零配件、工程、信息技术、建筑预制件等

  项目服务办:工程、建筑材料、机械、医疗器械等

  难民署:主要采购难民所需的食品、衣服、农具和粮食等

    来源:法制晚报


2007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