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国家标准局(UNBS)曝光在乌市场发现的部分假冒伪劣商品,大到彩色电视机,小到圆珠笔和计算器等。
三家在乌注册公司利用回收的塑料油桶制造伪劣水管,所用材料易燃,用于城市住宅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由于UNBS没有质量检查装置,乌进口轮胎和机油无法检测。其他假冒伪劣商品还有:挂锁﹑床单﹑手表﹑收音机﹑计算器﹑床垫和鞋类等。
UNBS称:一些公司进口商品因假冒伪劣而被没收,如Whiteshowmans,Kabale批发公司,Max进出口公司, Aran乌干达公司,巨人企业公司,Interfreight,SWT Tanners等。当地参与制假产品的公司有NTM塑料公司,Henka工业公司和BC工程公司。Whiteshowmans和Kabale批发公司从中国进口300箱假冒Bic圆珠笔并贴上Bic标签。此事被提交商业法庭审理,这两家公司被勒令停止销售上述产品。Max进出口公司7月进口15000把伪劣挂锁,一个钥匙可以开多把挂锁。Aran乌干达公司进口182箱劣质机油,Interfreight货运公司进口151箱葡萄酒竟出现泄露,SWT Tanners进口2000袋大米水浸霉变。
一些熟悉乌市场的不法商人在提交进口商品样品给UNBS检验时拿的是正品,但实际进入市场的商品却是假货。一些制假公司被打击关闭之后又在其他地方改头换面继续造假。UNBS与这些不法商人就如玩猫与老鼠游戏般。
UNBS缺少人力资源是造成乌制假泛滥的原因之一。UNBS现在只有四名官员执行全国的市场监督检查。乌境内有52个关口,但UNBS现在只能监督检查其中14个关口。进口商只要纳税就可将假冒伪劣商品运至乌境内。此外,UNBS没有力量制订质量标准,也没有这笔经费。UNBS有160名职员,多数人工作压力很大。而且因欠非洲地区标准组织4万美元不能得到有关标准文献服务。UNBS设备陈旧,有的进口商甚至抱怨其检验结果不准确。UNBS为此已向政府要求拨付经费,但只能等英联邦会议结束之后。
乌贸工国务部长称,将向内阁反映以期增加UNBS经费。有些外国投资者来乌考察,发现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后就回去假冒生产这些商品,再低价出口到乌。乌本地商人见有利可图,也跟着制假贩假,坑害消费者。一些商人宁愿进口质次价廉商品,因为它们比正品可减少税赋,又能销售出去。
乌法律禁止进口和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但没有辨别这些伪劣商品的设备和人员。由于UNBS检验设备问题,最近在乌包装生产的一些儿童食品因受细菌感染被英国退回。乌本地制造商没有专利保护意识,因此其产品易被仿造。如果申请专利保护,乌警察,海关,税务局和UNBS可联手给予打击。(首发子站:驻乌干达经商参处子站)
2007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