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一支铅笔、一双筷子 取利于工 富民强村--尚志市元宝村实现“山乡巨变”


2005年7月,元宝村修建的暴风骤雨纪念馆正式开馆

  东北网4月24日电(记者 印蕾) 看过小说《暴风骤雨》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著名作家周立波笔下那个贫穷破落的元茂屯。尚志市元宝村便是这个元茂屯的原型。这个昔日以贫穷破落出名的小山村,如今却以文明富裕而再次闻名。

  近年来,元宝村坚持走“以工为主,工农并举”之路,实现了富民强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全村已经发展各类企业28家,全村总资产达1.7亿元。从前的“光腚屯”缘何一举摘掉了穷帽子,变成了“亿元村”?土改第一村里发生了怎样的“山乡巨变”?带着这样的疑问,“百名记者下基层”活动的部分采访团成员日前走访元宝村,找寻问题的答案。

  采访团成员赶到元宝村,恰逢周六,可走进村里各企业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和工作日并无差异。在远东木制品有限公司筷子厂的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的分拣着筷子。车间负责人于克彬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元宝村的农民,可是没种过一天地。初中毕业后她就来到这个筷子加工厂上班,现在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由最初的挑筷子工人,成为一名车间管理人员。现在她每月的工资已经超过千元。她告诉采访团成员,工厂的100多名工人大都是当地的农民,也有不少是从外地来打工的农民。工人苏凤杰家在延寿,她和丈夫现在都在元宝村的企业打工,丈夫在村里的板厂上班,每个月他们有过千元的收入。“在这里生活得不错,没有感觉这里是农村,和城里的工厂一样。”苏凤杰告诉采访团成员。  

  采访团成员又来到元宝山制笔厂,厂长于宪臣告诉采访团成员,现在有130个村民在厂里干活,他们生产的产品80%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年产值可达到1500万元。据统计,全村518户人家,种地的只有74户,其余的人全进了村办企业。

  一双筷子,一支铅笔,带动了元宝村工业的兴旺,支撑了村办工业年年过亿元,这些或许揭开了元宝村从“光腚屯”到“亿元村”的些许奥秘。从1986年,村干部靠集资3.7万元,办起了第一个小木农具加工厂,至今,全村已经发展各类企业28家,全村总资产1.7亿元。伴随着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元宝村人取利于“工”的蛋糕越做越大,资本扩张的“触角”已经从本村伸向省内,伸向沿海城市,伸向国外,现在元宝村已有10家企业在加格达奇、伊春、大连以及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

 
元宝山制笔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有了钱的元宝村,干什么都大气了。农户的镇村统筹费由村办企业支付,学生九年义务教育费用也由企业支付。凡升入重点高中和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村里分别给予500元、1000元和2000元不等的奖励。出资20多万元用于敬老和助残事业,投入160万元为村里铺了水泥路面,安装了路灯、自来水管线、有线电视等。村民房砖瓦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彩电普及率均达到了100%。户均存款达到了18.5万元。

  经济上富足的元宝村,没忘记积累精神的财富。在这个有着深厚土改文化底蕴的地方,村党总支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好“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扩建暴风骤雨纪念馆、影视城、垂钓园、游乐园,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元宝村有了这样令人瞠目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把它归结为是依靠党的好政策、村里有一个好班子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国家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对于我们元宝村又是一次发展机遇。国家给了政策,我们自己出工出力,多发展,快发展;以前光顾发展经济了,现在我们要在治理环境、保护环境上下功夫。”谈起未来,这位60多岁的老人精气神十足。

  昔日的贫穷已经成为历史,心酸的往事,定格于岁月。展望未来,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正在绘就。


2006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