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他打造了中国第一支中性笔,引领中国制笔业不断前进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书写工具都在不停地演变。从尖锐的石头到柔软的毛笔,再到后来各种各样的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书写工具的变化让人们的书写习惯也随之改变。
这其中,中性笔的出现受到了人们极大的推崇,甚至国家重大考试时,都会推荐考生使用中性笔。而提到中性笔,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黄小喜。
国内第一支中性笔是由真彩文具生产的009,而“中性笔”这三个字就是由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喜命名的。
除了中性笔外,黄小喜和他的真彩文具还破解了中国造不出圆珠笔笔头的尴尬困境,引领了中国制笔业不断前进。
小编|南墨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1994年,中国第一支中性笔在他的工厂里诞生;为攻克笔头制造这一难题,他投资数千万元,历经多年摸索终于破解了中国造不出笔头的尴尬困境。
有人曾问他为何不请媒体大肆宣传,他却表示,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产品本身才是核心。他就是真彩文具董事长黄小喜。
 
-1-
国内引进中性笔第一人
1989年,黄小喜放弃了优越的教职岗位,下海创业,专注于文具的研发、制造、销售。当时,日本一家企业研制出一种新型文具——啫喱笔,兼具了水笔的流畅、圆珠笔的方便,还不漏墨、能存档。
理工科出身的黄小喜知道,啫喱笔看似简单,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却很高,中国当时还造不出来。他于是从日本买墨水、从瑞士买笔头,又到韩国委托朋友做塑料件。1994年,黄小喜在广东汕尾投资200万元开办了一个。
 
因为觉得啫喱笔的名字太拗口、不好听,黄小喜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个新的名字——中性笔,成为了国内引进中性笔第一人。
然而,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艰难,中性笔市场并没有像黄小喜想象的那样利大势好,一开始就出现了20%的退货率。他这才知道,要做出一支好的中性笔,并不是简单将各个进口零部件组合起来就行,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及环境匹配问题。
黄小喜于是四处找原因,也不断到瑞士、日本拜访专家。通过不断的沟通,他对中性笔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细数下来,小小一支中性笔应用了纳米材料技术、微胶囊技术以及热变、压变技术,这些技术微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中性笔墨水在储存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啫喱状'物体,书写出来又是水状的。"
经过反复试验,1996年,黄小喜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他初步掌握了笔头、墨水、工艺的最佳匹配技术,研发出集多项关键技术于一身的拳头产品"真彩009中性笔"
 
-2-
直面挑战
1998年,真彩文具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制造工厂,开始自行研发、制造产品模具,设计、制造产品,并逐渐发展壮大。
2003年,真彩文具获中国制笔协会授予"中国中性笔笔王"、"中国制笔王"称号,并凭借60亿支的累计生产量,稳坐国内中性笔领域的头把交椅。
面对一系列成绩,黄小喜的脑子里却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中国制笔行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装备问题,而装备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笔头装备的问题。
    
是时候研发自己的设备,造出真正国产的笔头了。日本、瑞士的同行知道他的这个想法后都笑他:"中国的基础工业那么差,怎么可能?“
 
黄小喜四处搜集相关信息,得知轻工部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拨款好几百万立项,由北京某军工研究院和上海某圆珠笔厂共同承担笔头装备的研发工作,但由于设备稳定性不够、沟通交流不畅、缺乏工作母机等种种原因,那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汲取了曾经的教训,黄小喜多次带队与国外专家面对面探讨设备的研发理念、工作原理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真彩文具的研发规避了很多弯路。
2005年开始,黄小喜带领公司投入到笔尖生产装备和墨水生产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消化了瑞士和日本技术,并按照中国人的操作和使用习惯,不断改良机床设计和墨水配方,经过六年研究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规范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黄小喜的思路简单却实用:一套设备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只要将每一个子系统研发成功,组装到一起,整个设备就完成了。期间,他们进口了十几台设备,拆解开来,再将自己研发的子系统替换上去,对照运转效果找出问题所在,再研发、再改善、再替换……
曾经,几千万资金花出去,却迟迟无法取得最终的成效,一度让黄小喜几乎想要放弃。可每每回头,想到已经花出去的钱,他又觉得不做出点成绩来着实对不住自己:"就像一个人洗头,一旦头发打湿了就必须洗完,否然顶着洗了一半的头发出门该有多难看!"
-3-
攻克核心技术
2010年,一位专家给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写信,反映了我国圆珠笔头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当年7月,全国政协派出调研组,赴浙江、上海等地对这一现象展开调研。
2011年两会结束后,科技部紧急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专项课题。
作为国内制笔行业的领军人物,黄小喜带领真彩主动承担了其中"高精度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中性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两个关键课题,并成为该课题示范点建设单位。
科技部的项目,在关键时候推了黄小喜一把,让他重新充满干劲。
真彩文具加快了笔尖制造技术和设备、中性笔墨水的研发,并于2014年顺利完成了科技部下达的任务,开发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精度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和高品质中性墨水。
在研发过程中,有多项替代技术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进口机床使用的PLC控制系统,如今可以被更为先进的数控系统所取代;进口机床电机1.5万转的最高转速,也将被提高到6万转,相当于每个加工位的效率提高了4倍……
2014年,两台真彩文具自主研发的笔头加工机床样机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并获得了轻工科技发明一等奖。
它的成功问世,不仅解决了我国笔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便利和更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为手机、电子、钟表等使用大量微小但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行业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在一场场笔尖交锋中,黄小喜用中国自己的笔珠,发扬着中国创造,靠的还是"匠心"的强力支撑。
在他看来,"工匠讲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黄小喜表示,企业长久不衰,除去浮华的外在,便是产品了,而产品的背后承载的正是一种匠人般的生产精神。
-4-
创新求变,以人为本
黄小喜认为:“必须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推动市场需求,这种产品必须是别人没法做的,真彩公司的目标是建设成有综合能力的“一站式”办公文具服务企业。”
在黄小喜的领导下,真彩文具不仅重视产品的创新,在营销策略上,他也注重创新。他提出办公服务新概念,打造真彩“一办公”。真彩“一办公”是真彩集团整合自身及优质同行资源,为终端客户提供全品类办公产品规划-采购-规范管理的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
黄小喜说,真彩“一办公”带给客户的不仅是一个供应商,一个办公用品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它具有其他普通文具供应商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在,真彩文具在全国设有38个分公司(代表处)、合作代理商超过1000多个;直接掌控近300多个二级城市的市场;近2000多个三级(县、市)市场的销售网络已逐步建成。
真彩文具针对文具行业利润低,难以大面积广告宣传的特点,化整为零,进行深度分销,即在每个县市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店,目前,“真彩”的形象店已经超过三万多家,成为展示“真彩”品牌的最佳阵地。
黄小喜说,“真彩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企业和客户,企业和员工,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
黄小喜视员工为企业的最大财富。他指出,是公司员工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造就了真彩今天的成功,实践了真彩对社会、对消费者的承诺。
“真彩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黄小喜重视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努力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是真彩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黄小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和谐企业。一方面注重就业保障,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坚持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另外一方面,真彩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培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经常为一些困难员工发起募捐和特别支持,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努力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5-
爱心包裹体现社会责任感
2009年8月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举办的爱心包裹项目——“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全国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内知名文具品牌“真彩”的所有者乐美集团,作为“爱心包裹”项目的供应商和国内文具行业的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表彰大会。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真彩向灾区捐助20万现金和100万元的学生用品;2010年玉树大地震,真彩又向灾区捐赠了学习用品和款项。
2009-2011年,真彩连续三年认捐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向灾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真彩公司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的供应商之后,除了不顾酷暑加班加点保证爱心包裹的生产之外,还积极开展爱心包裹认捐活动,呼吁全公司员工关爱灾区学生。
“一个文具的价值是小,但所承载的爱与关心却是能量巨大,对真彩而言,积极、主动、自觉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发展力量,更是一种崇高境界。”黄小喜表示。
多年来真彩一直坚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上海、河南、陕西等十多个省市的青少年美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长期支持和关注中国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多年来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文教、美术方面的培训、选拔、表彰、展览及多种慈善扶贫的公益活动。来源:互联网

2023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