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手机代工企业缘何生起“倒闭潮”(图)

珠三角制造业面临集体煎熬美堂/东方IC
珠三角制造业面临集体煎熬美堂/东方IC

  即便此刻的珠三角地区依然温暖如春,但这却无法抵挡一股势头强劲的寒流吹来:曾被外界视作手机行业加工制造基地的珠三角地区如今已是“寒风凛冽”。

  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主要生产手机和电话机塑胶外壳的深圳明星企业福昌电子宣布破产,不仅导致上千人失业,更有大规模货款难以追回。

  与此同时,东莞京驰塑胶宣布破产,发出债务清算“公告信”,数百名手机壳材料供应商被拖欠货款打了水漂。

  而另外一家生产手机塑胶外壳的深圳鸿楷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也在发布一个不足50字的公告之后,宣布倒闭,留下214家供应商近3500万的拖欠货款。

  ……

  事实上,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自去年12月以来,关于手机代工行业企业停产、倒闭的消息即不绝于耳。

  另外,多个下游智能手机品牌也纷纷被爆出面临不佳境遇,包括大可乐手机、橙品节操、百分百、博沃、T H L等手机品牌,有些销量惨淡,有些甚至销声匿迹。

  一时间,关于手机代工业倒闭潮的相关讨论持续升温:到底是谁催生了代工企业倒闭潮? 又该拿什么拯救这股倒闭潮?

  手机代工业迎来大洗牌

  行业集中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东莞、深圳、苏州这些手机代工企业集中的区域接连传来坏消息,而更多的中小手机代工厂商同样面临着无米之炊的集体困境。记者了解到,曾经一家中等规模的手机代工厂每年可以接单上百万台。如今每台利润2分钱的单也有不少代工厂抢着做,甚至“零利润”也要抢单,因为不继续生产就得遣人关门。

  不少业内人士感慨,手机代工业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了。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为4.52亿部,同比下降21.9%,市场的消化能力正在逐渐减退,整个产业的大生产热潮也随之冷却。另据互联网消费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国产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本土厂商数量减少,从原来的80家以上减至仅有59家,而2015年这个数量还将继续减少。

  电子代工产业历经几十年发展,但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还要完全依赖单一的客户。根据公开说法,福昌被华为中兴快速抛弃的原因是福昌本身技术能力的落后,以及业务模式过于单一。据了解,去年开始,市场上的手机壳几乎全部换成了金属材质,像福昌一样主要生产手机塑胶外壳的代工厂自然活不下去。

  事实上,一家企业想要生存,最重要的是掌握最新核心技术和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业模式。然而,大部分中小代工厂仍停留在原始的制造阶段,如富士康一样转型成功的代工厂几乎凤毛麟角。前者将面临倒闭或收购的结局,后者则凭借资金和技术等硬实力越发强盛,行业的集中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手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杂牌山寨机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近几年,随着小米、荣耀等电商手机品牌的入局,手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导致原来一直以价格取胜的杂牌山寨低端手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市场结构调整和供应长期过剩,整个手机行业正走向品牌集中化,并面临一轮残酷的行业洗牌,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山寨手机厂商或者技术创新跟不上市场的中小型厂商注定在竞争中被淘汰。

  这一点也在各大IT卖场退租潮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广州百脑汇二楼2C36档的店长罗峰告诉记者,现在手机不好卖,很多店都做不下去了。记者发现,原来百脑汇整栋楼都是IT卖场,现在5、6楼已经变成餐饮美食广场,4楼和负一楼也正在整改之中,剩下三层楼只有1、2楼还在卖手机产品。罗峰认为,竞争大、利润薄、租金贵是导致很多手机店关门的直接原因。

  从事手机销售多年的郑先生认为,现在手机行业的主流趋势是苹果、华为、小米、三星等品牌,杂牌机和中低端手机的生存空间已经慢慢缩小,“现在你在商场哪里还看得到山寨机、杂牌机,几乎都没有了。”

  不少商户都认为,国产品牌手机是一个大趋势,国产机正在逐渐往中高端方向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国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占中国整体市场出货量的70%以上,同时高端价位产品的占比在不断上升,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并追赶三星和苹果。而像大可乐一样的三四线手机品牌,将逐渐从人们视野消失。

  电商冲击导致利润逐年下降

  实体卖场面临转型

  记者了解到,电子商场经营不善,除了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等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电商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的迅猛发展,以及市民消费习惯的转变,曾经风光一时的科技一条街,正在遭遇转型困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人流量下降。”广州百脑汇管理部门的行销专员郭家恩告诉记者,电商行业对所有实体店的冲击都很严重。

  同时,电商的存在也让手机价格变得非常透明,过度依赖差价的商户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罗峰告诉记者,现在一台国产品牌机的利润只有50元,最多不超过100元,而且还未算上店租、扣税等成本,“有时候从代理商那儿拿货比网上的价格还贵。”

  百脑汇另一家主营苹果手机的商户林先生也透露,2012年卖得最好的时候,每台苹果机的利润有500元以上,甚至高达800 元,如今只能赚一两百元,“2013年过后生意就慢慢淡了,客户少了很多,总体利润少了三分之一。”

  而凭业绩领工资的郑先生则表示,3年前他的工资是1.3万元,现在只有五六千,“以前基本是等客上门,现在国庆期间都还要自己去拉客户。”郑先生无奈地说,“无论什么型号的手机,只要网上一查就什么都知道了。”

面对销量和利润齐降的情况,不少商户已经做出相应的改变来维持生存。第一种是拓宽经营业务,由单一零售转向零售、批发、维修、转卖手机、电脑组装等综合经营模式;第二种方式是自己开网店,以先天优势加入电商大热潮中分一杯羹。第三种则是主打品牌体验的概念,通过提升商品质量和品牌塑造,并以体验服务为着力点,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记者发现,百脑汇二楼商铺已经转向体验店模式,几乎清一色地挂出了“体验店”的招牌,如“苹果体验中心”、“华为专卖体验店”等。郑先生对此表示:“不仅是实体店在转型,电商也在转型,从线上销售转到线下体验,二者合一。”

  广州IT地标百脑汇因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朝着展贸型、体验型的方向转型。今年8月,百脑汇一楼开了一家台湾智慧生活馆,涵盖包括3D打印机、裸眼3D屏幕、高科技电动自行车、蔬菜培植温室机等众多高科技体验产品,销售渠道的变化使手机品牌进一步集中。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工网

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