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作用不大了
虽然近些年来双边或多边自贸区遍地开花,但是WTO是目前为止涵盖范围最广、体系最为全面的多边贸易体,其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替代
全球贸易形势在15年内出现很大变化,最大的变化在于,双边和多边自贸区遍地开花,这在某种程度上消弱了WTO的作用,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客观变化呢?
徐秉金认为,近些年来,双边或多边自贸区成世界贸易发展主流趋势,WTO的作用越来越小了。“比如北美自贸区,墨西哥得到的优惠最多,许多自贸区内成员享受彼此优惠,而同属WTO的其他成员却根本享受不到,WTO的规则越来越边缘化。”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
近期,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此,澳大利亚成为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最大发达经济体。徐秉金认为,“中澳自贸协定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其他成员国享受不到。”
不过,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认为,WTO是目前为止涵盖范围最广、体系最为全面的多边贸易体,其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替代。
有学者认为,中国下一步就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在WTO内不仅自我承诺完成良好,而且也主动监督其他成员国的行为。毕竟,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全球都数一数二,不管是货物、服务还是知识产权领域,产业和产品都非常健全丰富,有制定规则的实力。
那么,制定规则的机会从何而来?从2002年开启的多哈回合谈判至今也没有取得瞩目进展,这就是中国的机会。薛荣久认为,这一轮谈判之所以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合作放缓,另一方面则是发展中国家不断取得话语权,欧美国家难再独大,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需要更多时间来平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里面发展较好的国家,“一方面可以和发达国家说上话,另一方面也和发展中国家有共同语言,中国是WTO比较核心的成员,可以承担类似枢纽的职能。”
与此同时,薛荣久还认为,中国在取得更多权利的同时不能忘记承担更多责任。“中国是发展中大国,那么比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就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一点,也是国际社会很关注的问题。而关于规则制定,中国不是‘重建’国际贸易规则,而是‘续构’,好的一定要接受,不好的才需要修改。”(记者 吴婧)来源:人民网
2015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