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宣布新推出四个重大工程包,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去年,为调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发改委已经推出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发展改革委谋划推出4大新的工程包
为补短板、调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去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昨日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7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
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将谋划推出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其中,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初步估计,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将超过去年水平(去年为2857亿元)。目前,符合国家建设地铁标准的城市现在国务院已经批准39个,到2020年估计在50个左右。
轨道交通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为何要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昨日说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未来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根据预测,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还将增加1亿人,到2020年超过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超过200个。城市轨道交通既可以缓解城市拥堵,还可以拉动设备制造、增加就业等。
据李国勇介绍,轨道交通的投资尤其地铁的投资比较大,每公里造价现在已经从5亿元上升到7亿、8亿元,北京市更贵,甚至超过10亿元(北京16号线一公里12亿),造价很高,筹资需求量很大。“十二五”每年投产300公里到400公里,每年投资2000多亿到3000亿,今年2015年全年将完成3000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准有39个城市,总的规划里程超过7300公里。已经有2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764公里,其中北京、上海都已经超过500公里以上。新京报
2015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