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年内首次外访 释放中国最强音
1月20日至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对瑞士进行工作访问。作为中国领导人年内外访的“开局之旅”,此行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在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不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备受瞩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此行将释放什么信号?
“现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缺乏增长点,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表现寄予厚望,迫切希望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年会上阐释中国经济政策,展示中国改革决心,会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形势,提振世界经济的信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每年都是在1月份召开,作为全球范围内开年第一场重要经济会议,会起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用,其重要性就体现在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建议上。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汇集各界人士,为2015年世界经济把脉。根据论坛提供的数字,今年共有来自约140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1500名工商界领导人,全球500强企业的掌门人基本上都在出席会议的代表名单上。此外,今年还有近5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伦奇以及来自亚、非等大洲的领导人。
无疑,李克强总理的与会大大增加了论坛年会的“中国分量”。他将在达沃斯的讲台上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展示改革成绩,分享中国机遇。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进入了复苏通道。但这条路的前景却不明朗,特别是新兴市场遭遇逆风,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部分国家甚至出现经济增速明显下滑、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单是稳定器,更是当之无愧的主要引擎。”陈凤英说,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新局势”,“新局势”的特点是“亚健康、弱发展”。逆风中,外界将更加期待中国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指出,世界银行日前下调了对2015年全球经济的预测,中国经济亦进入新常态,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在今年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受到格外关注,李克强总理与会为各国政、商界领袖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证实,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经济新常态,将是李克强总理此行对外释放的主要信号之一。李保东表示:“这次总理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就是要把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特点向国际社会讲清楚。要介绍中国的经济形势,阐释中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增强各方对中国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的信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近几年,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论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今年,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倡议为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一些国家也在担心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否推行下去,合作倡议是否是排他性的,李克强总理将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关切,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陈凤英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会议议程,年会至少设有3场中国内容为主题的会议,分别是“中国前景展望”、“中国对外投资展望”和“中国经济发展评析”,更好地体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积极主动的姿态。另外,世界经济论坛官方微信号用10个数字总览今年年会,专门提及将有“超过80位中国人”与会,其中包括由李克强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华为总裁任正非、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以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2015年0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