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称,当前中国经济生了“制造业危机”的病。在高税费、高资金成本、人民币持续升值、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的冲击下,2008年6月开始出现制造业危机。在这种危机下,企业家们考虑的不是产业升级、加大投资,而是将大量资金抽逃到房产、股市甚至奢侈品市场,并在年底形成泡沫。
面对这种“病”,2008年和2012年的两个“4万亿”投资计划,导致六张骨牌相继倒下,即中国陷入产能过剩、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府的支出性腐败增多、国企爆发效益危机、银行业出现问题,股市、房地产、黄金受到冲击,并最终导致了今天中国经济的滞胀,股市连续7年下跌。
对此,中央政府正采用“五板斧”压缩政府权力来释放市场活力,解决滞胀难题。一是停止政府支出性投资;二是严格限制以及问责借款;三是打击支出式腐败;四是建立预算制度,将前三项制度化;五是司法独立公正审判。
“股市未来会否上涨,在于这五板斧能否落到实处。”郎咸平表示,希望两年后中国股市能恢复正常,楼市也调整到正常发展状态,增长率维持在比通货膨胀率高一个点的水平。
郎咸平认为,当前楼市的一切问题,来源于已经爆发的银行危机。银行“钱荒”,导致资金量明显不足,资金成本大幅上涨。从去年开始,全国有70%的城市全面停办按揭,随之而来的是一线城市交易量下滑,部分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于是大幅降价。
对于房地产是否应该救市,郎咸平持反对态度。他表示,房价在长期来看一定是温和上涨的。地产的价格其实跟猪肉价格是一样的,这十年来猪肉的价格平均每年涨百分之十几,大家也没有因此恐慌。涨涨跌跌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要容许市场力量来主导房地产市场,让房地产市场恢复自己的调节功能。政府的手不要伸得太远,而是要和市场做一个清楚的切割,因为只有透过市场调节才能使市场回归正常。 郎咸平预测,即使萧条经济来临,包括电影娱乐在内的吃喝玩乐行业和网购行业也会发展得很好,未来在衣食住行等消费品方面,物美价廉将成为主流并且越来越好,中档产品受冲击最大,高档消费品其次。“大萧条并不是坏事,而是意味着一次由经济形势倒逼的产业大换代即将到来。”郎咸平表示,这是一次产业洗牌,对于固步自封的企业、行业价值低的产业来说,会是一次重大危机;然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实力的企业,将会是一次新的机遇。成本优势将会凸显,但这不是代表粗制滥造,而是高性价比。制造业要确保自己不会落入可能被淘汰的、最差的那40% ,大萧条冲击后,淘汰了一些企业后,市场就会变得平稳一些。制造业企业要做“3+1”产业链的整合,即制造加上低端处理、批发和零售。“3+1”的整合可以提高售价。至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理财,郎咸平表示,目前可靠的投资渠道太窄,楼市、股市、理财产品、黄金都不是理想的投资对象,如果选择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应该朝着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角度分析,才能够稳操胜券。 来源:经济导报
2014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