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全球贸易只恢复了一半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份,进出口总值3586亿美元,同比增长0.8%。特别是出口增速由3月负的6.6%一下子回升至正的0.9%,普遍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3%。

         中信证券乐观预计,二季度外贸增速由一季度的-1%反弹至6%以上。

        事实上,欧美经济的复苏,外需的拉动正是4月份进出口数据的“救命稻草”。对比前4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可知,欧盟、美国、日本对中国进出口贡献率最大,其中,4月对美出口增速由3月的1.3%回升至12.0%;对欧出口增速由8.8%回升至15.1%;受日本4月消费增税影响,对日出口虽由11.0%降至2.6%,但累加前4个月的数据,对日本的进出口仍然是正增长。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欧美、日本能否持续强劲复苏,外需能成为拉动中国进出口的原动力吗?

         相对而言,“新兴经济体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作用减弱。”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对东盟和金砖国家出口增速分别为2.0%和3.8%。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进出口的增长或有赖于欧美经济复苏进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丁建臣表示,“国际经济失衡是经常性的,由于欧美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因此,其传染效应对中国进出口影响很大,反映在外贸上就是外需波动加大。”

         对全球增长,在中信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主管斐思伟看来,现在全球贸易大概只恢复了一半。“现在中国和世界贸易趋势是比较接近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出口是低于预期的。通常贸易复苏的话,中国市场份额会增加。”他说。

         5月14日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食品和贸易服务价格飙升,美国4月最终需求PPI月率上涨0.6%,创2012年9月以来最大涨幅。与此同时,英国央行在5月14日的最新季度通胀报告中,基本维持了对英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不变,更乐观下调了失业率预期。英国前3个月失业率降至6.8%,为2009年2月以来,季度数据最低。

         由于乌克兰地缘危机,以及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丁建臣建议,中国进出口企业可以多关注对俄贸易机会。

         相对于只强调外需因素,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似乎更愿意把中国进出口的放缓归结于中国经济的下滑。

         “中国进出口的问题不能用欧美原因解释,因为外部形势在向好。在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没有减缓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GDP增速放缓已经冲击了正常的原材料供应。” 来源:互联网


2014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