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上充分亮相,无疑是企业打造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机会。据报道,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共吸引了全球32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近1/4参展商来自中国,国内一线消费电子企业如海信、华为、长虹等展台占据了电子展的核心展区,比邻欧美日韩等国际大品牌。而从媒体关注程度上可以看出中国品牌的分量在增加,华为一款旗舰智能手机的发布会吸引了500名记者,海信的智能互联网电视发布会现场200个座位坐满。技术进步、更完善的产品设计以及产能的提升,使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2013年,华为在全球的品牌认知度由2012年的25%提升至52%。中国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能够设计制造出很好的产品,也开始努力打造令人尊敬的品牌。这对于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是极大的利好和极重要的支撑。
虽然同属品牌消费的奢侈品消费常常被讥为“暴发户的消费”,但我们不该因此而对品牌消费产生误读。事实上,品牌消费是消费心理变化的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逐渐从注重实用、价格转为通过品牌产品来满足个体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十分符合马斯洛的理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金字塔底部往上,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位于下端的代表衣食住等身体最基本的需求,位于上端的需求则代表着社会关系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自我提升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层次实际上也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市场。
按照品牌专家的概括,品牌是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品牌是产品、符号、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结和沟通,虽然品牌属于企业,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更属于消费者,因为品牌的需求的确是始于消费者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具有识别、导购、降低风险、契约以及个性展现等诸多功能,而消费者选择品牌像是亲身参与更深层次关系的一种过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需求会经历认知、接纳、满意、信任、忠诚的层次,也是从低到高的,类似于马斯洛的阶梯理论,也证明品牌完全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品牌是否成功,消费者忠诚度是个硬指标。
去年彭丽媛女士随习主席出访之后,带动了中国本土品牌服装皮具饰品消费热潮,资本市场甚至首次出现了“第一夫人概念股”的新鲜说法,足以证明品牌消费的强大市场示范作用。不管承认与否、适应与否,品牌消费会越来越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主体部分,未来的品牌竞争将是争夺“死忠”的竞争。 《中国质量报》
2014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