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日本企业的节约精神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地大物博为傲。其实与日本相比,中国既是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又是个资源匮乏的“小国”,前者是指绝对量,后者说的是相对量。有数据表明,就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而言,中国只及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甚至1/5。因此,先天条件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财富创造及发展模式应该更接近于日本企业。

  然而,面对严峻的资源约束,中国企业又是怎么做的呢?很多企业规模扩大了,产量提高了,但由于管理不严格,生产浪费严重,利润率却下降了。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国家环保总局数据)。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最近分析也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中国单位能源的产出水平大概只相当于日本的1/10到1/20。

  因此,中国企业要摆脱这些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就必须从以下三点向日本企业借鉴节约经验。

  1.树立节约观念和意识

  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企业发展必须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我国“地大物薄”的现状,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把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起来。最根本的是,中国企业要像日本企业那样,具有一种基于自身资源不足的深层忧患意识以及由此而生的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

  2.加强节约教育和宣传

  借鉴日本企业教育员工的模式和方法,企业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节俭宣传教育。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也可以把节约效益同企业员工福利相挂钩,对节约有贡献人员进行褒奖,对浪费资材人员进行惩戒。“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像日本企业那样从企业发展命运的高度加强对员工的节约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辩论、对比、竞赛等多种教育形式对员工“晓之以理”,从而使员工提高觉悟,逐步实现从强制的“要我节约”向自愿的“我要节约”的转变。

  3.培养节约文化和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髓,一个包括节约文化在内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根本保证。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节约保障制度和科学的节约模式。积极树立“尚俭”观念,认真营造节俭节约的环境和氛围。在企业文化的定位、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把“节约光荣”的理念与企业文化有机统一,把传统的“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的思想精髓与现代企业节约文化的塑造完美地结合起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的这句至理名言虽说的是治国治家之道,但也可以活用于现代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至今仍有着积极而现实的警示意义。中国企业应该从日本企业的节约精神中受到启发,脚踏实地地在每个生产、经营和管理细节上花功夫,努力降低成本消耗,节约持家、以俭养富,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企业竞争中长袖善舞,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企业报道


2014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