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要加快

    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二期10月27日落下帷幕。虽然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许多出口企业反映,成交并不理想,外贸复苏基础尚不牢固。
    广交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上一届同期相比,本届广交会采购商报到和进馆人数分别减少了约7.6%和8.8%。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外贸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出口
    近期,人民币升值显著加速,成为笼罩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一片“愁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0月已连续5次创出历史新高。与年初相比,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已经达到2.4%。
    “美元在经历了较短时间强势后,又进入疲软状态,这也是导致人民币近期快速升值的重要因素。”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华中炜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前,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人口数据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这导致美元指数大幅走低,其他币种对美元纷纷走强,其中也包括人民币。
    同时,“坚定不移的国际化路线也是人民币坚挺的重要原因。”华中炜表示。据悉,目前,人民币可以与新加坡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加拿大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等10种货币进行直接交易。而进入10月以来,央行又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了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此外,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向好,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也是支撑近期人民币汇率走高的因素之一。
    过去两年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已经充分显现。企业本就承受外需不振、成本上涨等诸多压力,人民币升值则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华中炜表示,今年,国外的需求状况并没有太多好转,而人民币快速升值使企业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他表示,人民币升值影响了企业接订单,菲律宾、泰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也冲击了中国的出口。目前,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大量转移到东南亚。
近日,一份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珠三角地区1000多家中小微外贸企业中,有20.09%的企业存在因为汇率波动而推掉订单的现象。2013年以来,企业平均推掉的订单额达到57.8万美元。有78.63%的中小微企业主认为,人民币升值成为当前影响外贸尤其是出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出口尤其是传统出口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冲击。”华中炜指出,“对于高新技术行业来说,只要是慢慢升值,行业便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对鞋、服装、五金、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达到6时,就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中国是否正在丧失竞争力?

   发达经济体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对新兴市场很重要,许多观点认为,中国外贸不振导致中国竞争力正在下降。不过,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国是否正在丧失竞争力?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在全球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不过增幅有所收窄。在美国和欧盟这两大主要出口市场,中国的竞争力提升势头似乎正在减弱,市场份额甚至出现下降迹象。中国出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持平于高位;而在欧盟,近几个季度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滑。这意味着近几年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在发达经济体的份额并不乐观。
   汪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轻工业制品出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越南等国出口商以更低的价格,在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出口产品市场中获取了更多份额。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过去两年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稳定,电子产品的市场份额则不断上升,这反映出中国在这些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独特位置。这表明,中国在低利润商品领域不再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但中国外贸企业已经成功地将生产转移到较高利润的产品。
但汪涛表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仍在上升——在新兴市场和其他发达市场份额的上升,抵消了欧盟市场份额的流失以及美国市场份额的停滞。

   促进外贸企业转型是关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虽然近期中国外贸增速反弹、出现企稳之势,但国际市场的“大环境”还没有明显改观,外贸形势之艰巨不亚于去年,外贸“个位数增长”还将持续。
   魏建国认为,前几个月外贸增速反弹,反映出国家近期出台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和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起到了积极效果。“同时应该看到,去年同期外贸基数较低,近来增速反弹并不一定真实反映进出口回暖”。
   魏建国表示,因为出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可能“往下走”这一新困难,今年外贸形势之艰巨不亚于去年,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也呈加剧之势,外贸企业要充分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促进外贸产业升级,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都将有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
   政府的政策扶持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固然重要,但外贸企业要想摆脱困境,更应从深处入手,而不能原地观望,期待短期政策扭转外贸下滑势头。
   郑超愚指出,挑战也是机遇,在外贸企业面临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外贸企业升级转型的良好机遇。因此,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外贸企业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对于我国外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未来要继续推动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方面下大气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切切实实做好转型,做好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换代,努力培养企业的竞争新优势,加大市场多元化的拓展力度。 中国经济导报

 


2013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