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信用体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诚信标准讨论会上,众多参会企业认为,在国际市场中以质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内外部的信用管理,外贸行业专家急切呼吁外贸企业信用诚信标准体系尽快正式出台。
2013年9月,根据全国整规办提出的外贸信用体系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率先启动,做好试点带动作用”的要求,组建了“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体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近期开展了外贸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的行业试点工作,得到了数千家企业的积极响应。日前根据行业特点,科学论证并通过了外贸企业诚信评价标准体系。
对中国的外贸企业而言,信用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新问题,低价竞销、合同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地方保护等出现在外贸企业中的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建设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信用问题,对外贸易信用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标准的出台表明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内部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
与会者共同认为:树立“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地位,外贸企业最重要的不只是“走出去”,“中国信用”是开拓国际市场最有价值核心,贸易全球化使信用经济时代急速来临,必然使企业的管理者在重视出口产品创造的同时,更注重“诚与商”的统一。针对外贸企业诚信标准从进出口业务流程顺序中的10个环节选出31个诚信要素,并不是按照企业规模大与小进行排名的,重在通过“第三方评价”考核外贸企业的“诚信度”。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会长袁学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诚信兴商,对外贸企业的爱憎分明必须先定规矩,只有政府、中介、舆论宣传和广大外贸企业一起行动,企业才有希望真正形成自己的诚信战略和品牌效应。尽快让中国的诚信企业发展壮大,走出国门与国际大公司一争高低,实现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协会信用评估部主任武荣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中国部分企业的诚信度不够,影响业务的开展,如何建立中国企业的诚信度?如何评测中国企业的诚信度?外贸诚信标准是一个针对中国进出口企业从外贸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开始,到银行结清贸易货款为止的各个主要环节而设定的,这个标准的‘门槛儿’对企业来讲,并不是很高。换句话说,只要在近3年内从事外贸业务活动的企业诚信守法、无不良记录,基本就可以被评为诚信企业。我们将会适时调整、细化,使评价的标准更好地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
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芳指出:“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中国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体系。在各地征信系统建设中,统一设计代码、统一征信格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为今后的联网和信息互通奠定基础。”
中国外贸企业诚信评价标准体系尘埃落定,旨在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目标、传播诚信概念、营造良好经营氛围。同时,对应SA8000等贸易道德壁垒也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趋势,中国将成为全球商品制造业的中心,跨国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国的采购力度将成为现实,组织开展的“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外贸企业信用评级”活动,日前已宣布正式启动,中国成为一个国际商品采购中心指日可待。中国企业报道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