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中国大米生产的因素很多:天公不作美,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很高,洪涝灾害不断,已经日益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
而人祸更难以遏制。5月份大米主产区湖南爆发的大米铬污染问题,更是已促使越南和泰国出口商提高价格。瑞银证券甚至指出,大范围水土污染将长期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特别是地方政府有考核GDP的任务,这对食品安全监管构成阻力。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粮食生产用地都在减少,更值得担忧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正在加快,这意味着农业还要与收入更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争夺青壮劳动力。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潘晨军还指出,水稻生产越来越多地转移至更干旱难以获得高产的北方地区,而大米产量遭遇高原期表明有助于增产的可行技术革新或许也已达到了极限。虽然“超级稻”可以将产量增加一倍至13.5吨,但多数农民还无法负担这种杂交水稻的成本。
而由于国内粮食托市收购价大幅提高,使国内粮食价格高过国际市场,加工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转而大量进口稻米等农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泰国印度等几个主产区产量过剩。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可能不会长久了。来源:互联网
201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