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朴素的中秋节”期间,走高端路线的应季性商品销售普遍受阻,这种状况同时也向商家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同一品牌多元化的价格区间和市场定位可以减少市场风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同品牌高端产品销路不畅,中低端补足,反之亦然。商家应该考虑多元化的市场定位。”庄德水说。
对于当下商家折扣、优惠超过往年节假日的促销力度,王琪延认为,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商业行为,以后还会愈演愈烈,“是商家在战略上也是战术上的选择,并非是经济不景气的标志。完全没有必要为经济形势担心,我国的经济还是一直往前发展的。与此相反,折扣存在增大的可能,说明商家的利润还是蛮高的。”王琪延说。
庄德水也认为,月饼,尤其是高端月饼的销售遇冷,没有必要过多担忧。一是因为,依靠月饼拉动的“中秋经济”本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微乎其微,不会对大的经济形势产生影响,而且也不足以成为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指标。二是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节日性的大吃大喝、公款消费、奢侈消费来拉动,那反而需要反思。这一观点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认同,普通商品的节日消费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消费者该怎样消费还是怎样消费,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公款消费。”
自然,政府部门也在力倡朴素过节,减少行政支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处长杨志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天安门广场立体花卉摆放原则要“规模适度、厉行节约”。花卉摆放面积和规模都会缩减。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所在单位取消免费月饼福利,如有需要,必须缴纳一定费用进行自行订购。有专家指出,既然公款消费受到遏制,商家就应该主动放弃这部分市场,转而专注于如何提高商品的品质和降低过度包装的费用,转变定位,让利于普通消费者。
这一观点得到常年“驻守”中秋市场的某超市销售人员的认同:“大体情况都是如此,礼盒一般用于送礼,在中秋前一段时间销售旺盛,越接近中秋,散装月饼、包装朴素的月饼销售越好。”看来今年商家如何走好中秋这局棋,不得不更多考虑普通消费者的眼光。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