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成为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实力大大增强。民营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因规模小散而不受重视,遭遇贷款难贷款贵等困难,缺乏研发新技术的实力。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平台,解放了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又出台政策,降低税负,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小的企业的发展环境在逐步改善。2013年1~6月民营企业出口4390.2亿美元,占比上升至42%,同比增长29.4%。国有企业有垄断地位,占有较多资源,但管理成本较高,要素使用效率低,1~6月出口1197.5%,占比下降至11.4%,同比增长-3.5%。外资企业根据总部布局搞加工贸易,对产业高级化升级影响有限,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进低出的方式,转移利润。1~6月出口4941亿美元,占比47%,同比增长0.3%。
我国对亚洲、非洲和北美州贸易稳定增长,对欧洲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亚洲贸易链终端—欧美市场需求萎缩,亚洲大部分出口导向经济国家把贸易转向区内,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我国同亚洲周边国家贸易稳定增长,正在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制造—加工—供应链。2013年1~6月我国对亚洲进出口10832亿美元,占比上升至54%,同比增长13.5%,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香港、东盟、韩国和台湾贸易有较大幅度增长。中非合作论坛举办十多年来,从各方面推动中非经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非洲的相互依赖性也日益增加。2013年1~6月中国同非洲进出口1056.5亿美元,占比上升至5%,同比增长7.1%。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导致中欧贸易下降。2013年1~6月份情况开始好转,中国对欧洲贸易恢复增长,对欧进出口3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2%。拉美是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对象,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加。欧债危机以来,中国对拉美贸易一直稳定增长,2013年以来形势发生变化,1~6月中国对拉美进出口1214亿美元,占比6%,同比增长-2.7%。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财政赤字膨胀,通胀高企,市场需求萎缩。北美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相互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北美贸易一直稳定增长。2013年以中国对北美贸易2703亿美元,占比13.5%,同比增长5.6%,比2012年增速放缓近3个百分点,从一个方面反应出北美经济复苏的脆弱性。 来源:互联网
2013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