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增长较快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并没有对相关行业产生显著拉动作用,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扩张的社会融资主要涌入房地产业和对利率不敏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实际融资成本较高,反而对制造业部门构成挤压,而小企业所受到的挤压尤为严重。这意味着,国内的经济结构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意见》指出,金融促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转型和调整,必须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增强资金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一方面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杨家才表示,未来要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权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债券市场创新,扩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谢多表示,“2013年1至5月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了3.75万亿,同比增长38%,目前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1.8%上升到今年5月末的18.4%。”
《意见》还表明,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扩大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规范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央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力量,启动资本市场才能迅速解决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同时,能够把高端的生产力要素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
监管层认为,用好增量资金主要是强调增量的重点投向。对此,《意见》明确,“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新增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来源:互联网
2013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