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有二:一季度外贸增速回升但港口吞吐量进一步放缓,对港贸易超乎寻常的“异增”。有关方面对此予以关注并回应,但深层原因尚需调研
在一季度外贸统计中,部分数据的“异常增长”引发了相关质疑。
一般情况下,外贸与港口的数据是相对应的,为何一季度外贸增速回升但港口吞吐量却进一步放缓?
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80449万吨,同比增长9.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
具体到沿海各个港口上,各出口大省的大港吞吐量增速均相对较低。据统计,一季度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分别为8.4%、4.9%、4.7%、8.3%、4.1%、9.8%,均未超过10%。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认为,港口和外贸数字不匹配,需要具体研究。“比如贵金属或集成电路,可以走空运,这样的出口数字就很难在港口上体现出来。但更深入的原因,还需要进行调研”。
另一质疑,则是一季度对港贸易超乎寻常的“异增”。一季度我国内地和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098.8亿美元,增长71.2%,而广东对港贸易增长高达91.6%。如此高的增速历史罕见。
对此,郑跃声表示,内地对香港的出口统计数据与香港统计的自内地进口数据之所以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两地在统计与具体做法上存有差别,这是导致两地数据差异较大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香港作为自由港,历来都是内地进出口货物的主要周转地。一季度内地整体出口增长中,有不少货物出口是通过香港再转到其他市场去。”郑跃声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去年以来,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把原先在香港的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库转移到深圳地区,但物流配送和分拨中心还在香港。这种物流配送的运作模式,客观上拉高了内地对香港出口的增速。
针对有报道称“一些企业通过货物的出口带来资金的流入,来套取内地与香港人民币利差”,郑跃声表示,海关总署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调研。“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作更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彻底理清对港贸易超常增长的各种原因,并在必要时视情况所需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源:互联网
2013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