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广陵区举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签约会,30项产学研项目通过中小企业产业平台“落地”,这也让各方看到了当下中小企业引进科技创新成果需求的迫切。
“中小企业受企业规模和能力制约,不可能完全自主研发,而引进外来成果,又缺少机会和资源。”江苏海虹电子是广陵区一家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陈炜告诉记者,他们在光纤应用市场的开拓中,发现光纤分路器的市场前景广阔,但企业几次探索实验都没有成功,后来还是经当地一位“科技镇长”介绍,与上海交大电信学院达成合作。
这次合作让陈炜有雪中送炭之感,而促成合作的扬州“科技镇长团”副团长倪孟祥,却从中看到了中小企业在引进科技成果时的尴尬:“首先,中小企业缺少丰富的科技成果信息来源,政府在进行科技项目摸排和申报时,往往先照顾重点企业和支柱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其次,即使有机会与科研院所接上了头,但他们可能会因为中小企业的身份难以得到对方的信任。再有就是资金,作为技术提供方的高校,最担心因为缺少持续的资金投入令合作半途而废,而融资难又是横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道门槛。”
倪孟祥认为,中小企业活跃在市场最前端,他们能最快最直接地反映市场的变化和新需求,他们对新科技成果的需求也最迫切;而科研院所掌握着一批高精尖的实验室成果,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平台进行转化。如果能理顺关系,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多促成条件和保障,将会最大程度激活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转化活跃度和转化效率。
专家建议,在改善合作环境方面,政府大有可为,除了提供公平的信息联络、信用担保、融资支持等保障之外,还可以打造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研发平台。从此次签约看,这确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网
2013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