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美诉中国企业商业秘密案年增10%

  针对美国近日发布的“反外国盗取商业秘密策略”报告,业内专家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337调查外,我国涉外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也在逐年增多。在中美贸易中,商业秘密诉讼成为打击中国企业的又一重要手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此前介绍,在美对我知识产权交锋中,专利法律竞争只是企业间法律竞争的“明战”,它缺乏强有力的刑事调查手段、羁押措施和刑事惩罚。相比之下,美方针对我国企业的商业秘密“暗战”更加致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案件每年增加约10%,远远超过专利案件的增长速度。

  美国近期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指控也有越演越烈趋势。如自2011年9月起,美国超导公司陆续在中国国内针对华锐风电提起包括商业秘密侵权的3起民事诉讼和1起合同纠纷仲裁,诉讼金额高达12亿美元。2011年7月18日,美国康宁公司在北京市二中院对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窃取其商业秘密用于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显示器的玻璃生产中。

  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冯晓青今天表示,美国频繁地就商业秘密侵权向中国发难,其背后是国际贸易之间的竞争,“美国正在强化利用知识产权这一合法手段,抗争国外竞争对手,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尽管美国的报告看起来不针对中国,但是随着中国对美出口量的增加及其中高科技产品的比例增大,加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在美国本土的竞争力提高,报告对中国的影响可谓首当其冲。

  冯晓青表示,企业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风险防范意识,毕竟一旦被提起诉讼就会很被动,如果败诉不仅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影响扩及整个产业。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未雨绸缪,尽量实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战略,如企业可以在美国首先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来防范相关风险。来源:法制日报
 


201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