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用工企业急着招人,另一边求职者却“淡定”选择,比较择岗。中国农历春节刚过,新一轮“招工难”再次席卷武汉。记者走访发现,尽管薪酬待遇普遍上涨10%至20%,但是热门行业缺工现象仍然明显。
老员工回厂发“红包”、新员工进厂专人接待、火车站设点现场招聘……武汉一些用工大户为招揽人才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然而前来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并不“领情”。
19日上午记者在武昌火车站、宏基客运站看到,富士康等武汉用工大户,早早占领有利地形,摆摊“抢人”。不仅在用工企业现场搭台,一些劳务公司工作人员也纷纷出动,在车站拉起横幅招工。
武汉起点人力资源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8点便有工作人员分赴各大火车站、汽车站设点招聘,但一上午各站点仅有10余人填写了求职意向登记表。对于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招聘方法,该工作人员称,现在很多企业遭遇“用工荒”,除了网络招聘、人才市场招聘,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普工(工厂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人)去年底月薪2200元人民币,如今涨至2500元;洗碗工则由年前的1200元涨至1500元……记者在几家大型招聘会上现场走访了解到,节后一线操作工薪资待遇为2000至3000元,技工为2500至5000元,较往年上涨10%至20%。
薪资虽然有所上涨,对求职者来说,却并不具有诱惑力。“90后”求职者黄琪告诉记者,在武汉生活成本不算低,可是薪资待遇与沿海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大型台资企业台玻武汉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程一猷告诉记者,尽管该公司部分一线操作工薪酬远高于行政技术类岗位,但在招聘会现场,普工岗位鲜有问津,相反行政岗位却异常火爆。
记者从华中人才市场获悉,由于承接产业结构转移,近年来,包括富士康、海尔、TCL在内的众多大型工业园纷纷进驻武汉,对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增大,然而求职者多偏向行政、销售、文职的岗位,因此造成“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