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是中国贸促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加强与拉美国家合作的号召、为打造中拉合作新平台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1月15日,由中国贸促会倡议组建的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简称中拉企业家理事会)首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外交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拉美国家商协会代表与驻华使节以及理事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拉美地区商机涌现
在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李宝荣看来,拉美地区是当今世界版图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具有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未来,中拉经贸合作将持续处于机遇期。
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田德友介绍,随着拉美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世界杯及奥运会等世界级的重要赛事落户拉美,当地的消费潜力将获得极大提升。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进军当地中高端产品市场。“虽然当地市场长期被欧美企业占据,但在市场竞争中从来都是不进则退,从中国通信设备、汽车、白色家电、工程机械等企业在拉美市场的优异表现来看,中国企业已经拥有与欧美企业一较高下的能力,只是中国企业还要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以务实、低调的姿态融入当地市场。”他说,未来15年内,随着拉美地区工业化的深入,当地基础设施投资也将保持旺盛的增长趋势,这值得中国企业关注。但在投资合作时,中国企业要注意本地化经营,尤其要吸取总结企业在机场、港口、码头和高速路项目建设上本地化尝试的教训和经验。
对于中小企业走进拉美市场,在拉美地区从事五金贸易的王闻告诉记者,走进拉美大有可为,投资选择性很大。但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并利用好自身负担小、灵活好调头的优势。
理事会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拉企业家理事会的成立得到了中国贸促会在拉美20多个国家级对口贸促机构和商协会的支持和参与。而作为中拉企业家理事会的理事长单位,中国贸促会一直在为走进拉美的中国企业提供帮助。
中国石油拉美(秘鲁)公司总经理宫本才表示,中石油“走出去”的第一步就始自拉美地区的秘鲁。相信在中国贸促会的领导下,中拉企业家理事会必将成长为有能力、高素质的组织。
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迎春则表示,拉美是海尔重要的战略市场,自2004年开始,海尔就向拉美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比较特别的是,海尔对拉美市场提供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整套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贸促会牵头的各项活动为海尔提供了平台,给予了它们实质性的帮助。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表示,要把理事会打造成一个平台,真正为会员企业做实事。
在会议现场,有不少企业提出,虽然拉美地区商机很多,企业也很希望与拉美企业合作,但拉美地区的签证十分难办。“办理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的签证要等好久。有一个拉美国家的签证,我等了两年才办下来。”一位外贸企业的代表抱怨。
对此,中拉企业家理事会秘书处秘书长雷红表示,随着中拉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签证流程简化已经提上日程。而且,中拉企业家理事会会员的身份,将有利于自身企业人员前往拉美进行商贸活动时办理签证。
另据了解,中拉企业家理事会成立后,除年度最重要的经贸活动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外,针对理事单位具体行业或者项目,理事会将举办“投资拉美”和“对话拉美”等一系列活动。
此外,今年11月19日至20日,第七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将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举行。于平和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鲁伊斯在理事会会议期间向中国企业和各拉美国家发出了热情邀请。来源:互联网
2013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