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金融蓝皮书)称,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都已经改变了持续多年的巨额双顺差格局。
报告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外汇储备较第三季度减少了205亿美元,为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2012年以来,外汇储备在第一季度大幅增长了1238亿美元后,第二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较第一季度末减少650亿美元,而第三季度则再度恢复了环比正增长。从总量上看,2012年9月末余额为3.29万亿元,与2011年9月末的3.20万亿元基本相当。
报告称,外汇储备增长的停滞,使得以往外汇储备增长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2012年显得十分微弱,中国人民银行已无必要再使用发行央票等手段来冲销基础货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得到增强。
蓝皮书指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在2012年有了新的进展,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了新步伐。自4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将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人民币对美元现汇买卖差价幅度由1%扩大至2%。作为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的配套安排,央行外汇操作方式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大幅减少了外汇干预。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