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佛山交出2012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在全国经济发展下行的趋势下,佛山经济增长同样踩刹车放缓速度,增速下滑至珠三角中下游水平。
中国家电之都、中国家具材料之都、南国陶都等名号,显示出佛山轻工业的强大实力与在全国的地位。上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次发布轻工业百强企业名单,百强榜出现“佛山队”,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联塑、佛塑、万家乐、新明珠陶瓷、联邦家私8家佛山企业上榜。然而,受经济形势影响,家电、家具、陶瓷增长阻力重重。
佛山经济界专家为佛山经济发展把脉时指出,经济低速增长期,正是佛山传统产业自省发展弱点的良好时机,佛山轻工业几大优势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可谓体量较大,但是块头还不够结实。因而,佛山轻工业亟需逆势升级。经济界专家为佛山轻工业转型升级开出“四计”——“强身”计、“话语”计、“整合分离”计、“服务”计。
■现状
部分家具、陶瓷企业销售量减三成
“我们是特意将经济指标调低,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去抓转型升级,去抓社会、民生和城市建设。佛山要更从容地考虑经济发展质量。”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如是称。
上周,佛山交出2012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在全国经济发展下行的趋势下,佛山经济增长同样踩刹车放缓速度,地方生产总值增长跌至个位数,前6个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1.68亿元,增长6.7%,低于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为10年同期最低位,增速已由此前居珠三角前列滑至中下游水平。
佛山轻工业在家电、家具、纺织、陶瓷等几大产业表现突出,这些产业在经济寒流同样发展乏力。据数据统计,部分家具、陶瓷企业销售量降低三成。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杨书群称,欧美经济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应不会有大变化,因而,这一次冷冬还难以很快过去。“关键要看下半年宏观政策的出台。”但他认为,即便是没有这场寒流,轻工业迎来洗牌也是必然趋势,“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轻工业量的增长已达到历史高位,有些行业已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迎来优胜劣汰的洗牌也是大势所在。”“过去只注重求量变,对质变不重视,因而落下了薄弱环节,我们要谦虚自省并逆势补课。”
■纵深
轻工业升级“四计”
经济专家为佛山轻工业转型升级把脉探索未来发展路径: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强身”计;强化标准化工作,引领行业争取国际话语权,所谓“话语”计;主业与辅业分离,做强主业,并整合区域内资源,所谓“整合分离”计;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所谓“服务”计。这些路径,将有利于促进佛山传统制造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竞争中突颖而出,从红海中找到蓝海。
第一计“强身”计:练内功,在发展内涵与质量上下功夫
佛山轻工业虽取得优异成绩,但行业人士却仍对其发展后劲持担忧态度。
“事实上,百强榜排在第一名的美的,多元化发展得十分快,在空调、微波炉、热水器等分行业中,实现了市场份额前一二名,但是它在产品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与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对手却还有差距。”“像空调产品,对手格力在核心技术掌握上强于美的,而美的在压缩机上是与东芝合作,关键部件技术未自己掌握。”家电资深人士刘步尘指出,核心技术不足将是美的接下来发展的软肋。
杨书群认为,佛山轻工业拥有扎实的基础,部分龙头企业在规模上在全国居于前列,“可谓体量重,但有些略显‘虚胖’,还需要强身壮体,在发展内涵与质量上下功夫。像美的这样,在市场渠道上已十分成功,关键在于练内功,可以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去掌握核心技术。”
第二计“话语”计:走科技领衔、标准化领衔之路
联邦家私是轻工业百强中唯一上榜的佛山家具企业,并在家具全行业综合评分排名第一名。
佛山家具行业发展一向是“星星多,月亮少”。联邦家私冲入百强榜且居于行业第一,其发展路径值得研究。
在中国家具30年量变的过程中,联邦家私沉住气,在标准化、科技创新、品牌渠道上“勤练内功”。截至目前,联邦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达40余项,其中已完成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1项,地方标准2项,目前已经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可的99项家具标准中,联邦承担制定并获通过的标准占了三分之一。
杨书群认为,联邦家私追求质量的发展,借标准化工作争夺行业甚至国际话语权,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参考路径。他指出,家具这样的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理应走科技领衔、标准化领衔之路。
联邦董事局主席杜泽桦也认为,当前中国家具业的增长模式正面临整体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动力,企业要想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据主动,就必须将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打造全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计“分离整合”计:要加强“主辅分离”,细化产业分工
虽然佛山在去年启动制造业“主辅分离”,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企业对政策认知度不高,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性还是较强,因而,企业积极性并不高。大家还是按旧路子,自己生产产品,自己配有物流车队,研发、采购、销售也同样是自己建立的团队。”杨书群认为,这样“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成为佛山轻工业腾飞的主要阻力。“将主业与辅业分离,辅业中重复的竞争激烈的环节进行整合,做强它,才能实现两腿都强,都站得稳,跑得快。”
据介绍,佛山制造业十分强大,但是佛山的物流产业却难寻5A级物流公司,整个物流体系小而散,难成规模,因而成本也难以进一步缩减。
一位经济观察人士透露,在制造业强国德国,产业分工十分细化,产业间互动性强,企业生产制造环节讲求精密,工业服务机构则专注于科技研发,佛山在新城区打造的中德工业服务区,旨在引入中德工业服务业为佛山制造做坚实后盾,但佛山制造更应该抓机会向德国学习产业分工之理念,在专业领域做到最精最专。
第四计“服务”计: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
杨书群认为,在生产型制造中,随着产业转移,企业规模是可以被复制、被超越的,轻工业各行业更是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如何实现在红海竞争中仍拥有蓝海,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最佳路径。
“制造要与消费者拉近距离,生产由企业主导转变为由消费者去主导,更深入满足到专业消费者或者个性化的各种需求,那么,你售卖的就不仅是产品本身,还包含了贴心的服务,这可以令产品大为增值。像家具、家电、陶瓷产品的定制,就体现出这样的方向,佛山有部分企业也已在涉足,这是一个较好的提升路径。”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2012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