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当把选择权还给市场
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第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步伐。如何把科技和经济结合起来?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给出了选择,那就是依靠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社会系统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为科技和经济活动的结合提供了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能够通过筛选过程实现择优。
要做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步伐,我以为必须抓紧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市场竞争要求政府必须大力推动科技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紧密结合,建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企业的创新不仅包括研究开发的创新,也包括产品的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等一系列环节。所以单纯的技术突破不能解决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因此,孤立的科技改革和孤立的经济改革都不能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力推动科技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紧密结合。
二是市场竞争要求政府不要过多地介入和干预微观的创新活动,要给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自由的氛围和更宽松的环境,并摒弃现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奖励和评价体制。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我以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连最内行的专家都难以判断哪种技术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官员也一样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单一的用指定项目的行政手段来判断、确定优胜者,成功率会很低,并很可能把创新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我们还是应当把选择权还给市场。
三是市场竞争要求一个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市场化的环境,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当然我认为对于一些战略性的产业,政府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对于千千万万支持产权的持有者来讲,产学研主要靠政府是做不到的,要靠市场,要靠中介机构来建立起这个桥梁和纽带。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浩浩荡荡的产学研结合的大军,而不是一些孤独的操作者。
政府职能频频越位和缺位
第二,加强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但在管理服务方面的政府职能仍然存在很多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当前政府的越位体现在通过项目的实施干预微观的经济和创新活动。
我要说明,为了实现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政府推动极少数的重大项目是必要的。但是现在遍布各级政府、各个管理部门以项目为中心的工作方式必须要改革,因为项目操作的方式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众多的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难以受惠,它不是普惠性的长期性的政策;二是产业链中的个别环节和其他环节不容易形成有效的衔接;三是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为。
政府的缺位集中体现在市场经济环境建设的落后,宏观战略和政策的把握不足,所以政府应当把职能定位在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和落实公共政策以及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研究、前瞻性布局和重大研究基础等方面,我相信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