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徐冠华:中国经济转型面临三道难题

亟须推动传统产业自主创新

  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当务之急。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即使在发达的经济体,传统产业事实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OECD 2000年的统计数据,高技术和中等高技术产业只占到整个附加值的8.4%,日本占到9.9%,欧盟占到8.3%,美国仅为7.9%。由此可见,对高技术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GDP贡献要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

  事实上,传统产业并不绝对等同于低利润、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也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关键取决于企业在产业链当中所处的位置。圆珠笔的案例就给了很好的注解。近来美国奥巴马政府也重点发展新兴制造业,可见传统产业并不传统,并不是悲观主义者中的夕阳产业。通过把高技术活动扩散到传统产业部门,传统产业依然可以太阳照常升起。

  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呼吁经济、科技管理部门高度关注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现在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听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声音。当然这也重要,但是绝不能把传统产业孤立在主流的科技政策、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之外,这也是我多年做科技部部长下来以后反思的结果。

  大力加快发展创新服务业

  大力加快发展创新服务业,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有人习惯把第三制造业孤立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并且按照这种思路去发展第三产业。实际上,第三产业的很多部分都是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基础上逐步的发展和逐步的分离出来的,所以第三产业不仅仅服务于人,不仅仅服务于社会,而且很重要的就是要服务和支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创新服务机构和创新中介机构,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可以说,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脱离了现代服务业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是传统的农业和传统的制造业。所以,中国经济的转型一定要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也只有在市场化的创新服务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我们这里谈的创新服务业,是指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服务的产业。它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发展创新服务业,很重要的是由政府通过项目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大量的微观干预,调整到更为市场化导向宏观管理,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和初衷。我们认为,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局,我们呼吁,要把创新服务业放在与高技术产业同等的位置进行战略部署,制定让创新服务业享受与高技术产业相同的优惠政策。

  尽管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信心依旧。这源于我们全国人民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优势的认识,这些优势包括对于国情本土市场潜在的需求,以及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是我们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国家基础。中国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资源,是经济转型的宝贵的战略资源,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和低流通的成本优势。高智力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形成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国家力量建设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技术的组织优势和其技术溢出的能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创新方面仍旧存在极大的空间。
 


2012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