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经济猛刹车 税收增速锐减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突然刹车,被外界普遍认为能代表经济实际发展状态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总额等指标均持续保持低迷。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推出的“4万亿”大规模刺激方案偏向房地产开发和“铁公基”等公共事业,投资主导带来的经济增长弊端十分明显。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国务院此次选择将“结构性减税”作为一项重要应对措施。

        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同时,由2008年所推行的超大规模刺激计划所带来的通胀压力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度使用货币调控工具,推行宽松的货币和信贷政策,虽然能够刺激促进经济增长,但会继续推高通胀,使普通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陷入困境。相比之下,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更合理。

        减税不仅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扭转不景气的状况,还能减轻普通民众的负担,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内需,最终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减税还能降低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成本,进而降低商品价格,对于抑制物价上涨、平抑通胀有良好的效果。

        收入压力催生“过头税”

        今年1-5月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4%,增幅同比回落2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由于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即使财政和税收收入仍在增长,增幅却大为降低。

        近几年财政和税收收入均是20%以上的增速,现在增速不到以前一半,财政和税收收支压力可见一斑。屋漏偏逢连夜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性减税被政策制定者选择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

        每年地方财政预算在年初就已制定,在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存在收入压力。加上目前地方发债机制尚不完善,中央政府最近更是明确表示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很可能会通过加强征管的手段保证收入,甚至征收“过头税”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负担不降反升。

        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财政部长谢旭人近日表示要认真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是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确保税收应收尽收,但绝不收“过头税”,同时防止出现虚增非税收入等情况。来源:互联网

 

 


 


2012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