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是个偶然性比较大的数据,还不足以判断未来外贸形势全面企稳,尤其欧洲方面的数字很难持续。”上述商务部人士说。
温州的企业,做欧洲市场的比较多。2011年,温州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的量占总的出口量的40%。卢华茂说:“今年1-4月份,其他市场都在小幅增长,只有欧洲降幅比较大。”
藤先生化名是温州一家制鞋企业的董事长,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95%的产品销往欧洲市场。“幸亏这两年做了一些调整,努力在扩大东盟和新兴市场。今年欧洲市场很差,客户下单非常谨慎,而且都是短单。”藤先生说,“这还在其次,主要是欧洲市场贸易风险在加大。”
经济不景气,国外客户的购买能力在不断下降,同时,客户的支付能力特别是欧洲的客户的支付能力明显下降。当前,欧洲金融机构普遍紧缩信贷,当地进口商难以获得银行授信,资金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贸易业务,据了解,很多客商付款不及时,或者经多次催促,才能收到货款。
“我们都是做一些熟悉的客人,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在欧洲发展新客户,风险太大。”他说。
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张夏令日前给出的一组数据也明确显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有影响。”
数据显示,2012年1-4月中国对欧出口下降2.0%,比中国整体出口增速低8.9个百分点。
中国对欧盟出口占整个出口的比重接近20%,5月份对欧出口环比增速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为-2.76%。
卢华茂说:“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所有问题不一定都与欧债危机有关,企业家对实体经济的环境没有信心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为克服欧债危机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国家给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培育周边市场。“目前的形势看,美日市场需求开始企稳,但是有单不愿意做,又怎么办呢。”卢华茂说,劳动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一直存在。
他说:“温州有3000家制鞋企业,目前停产的接近三分之一,大概有800家。”
“前不久的一次摸底调研中,企业对全年进出口做出‘维持’和‘减少’判断的居大多数。”卢华茂说。
2012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