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业一窝蜂地“跟新”现象比较常见。早前的掉渣烧饼、后来的绿豆饼、满街的水煮鱼……盲目的“跟新”是既愁了先驱又苦了后来人。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服务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创新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利器。然而,也有一些企业不愿在创新上下工夫,而是谋求捷径搞“跟新”,一味地模仿,最终只会因不得要领被市场淘汰,甚至侵犯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吃官司,这实在是不可取。
“跟新”与创新虽一字之差,但内涵不同,效果也不相同。“跟新”,即跟随新事物,照猫画虎。“跟新”的害处不少。如今,很多有远见的企业都沉下心来,通过创新来赢得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打响品牌,提高竞争力。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跟新”,只能得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可笑结果。“跟新”者的模仿能力再高,也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起哄,学不到核心技术,只能在外形上照猫画虎,很难把握市场的脉搏。如果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后果就更严重了。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吃官司的“跟新”者举不胜举,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跟新”企业实在应当反思一下,与其战战兢兢地被“跟新”套牢,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如静下心来,搞点实实在在的创新。创新虽然不易,但却是兴企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产品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摆脱一些旧体制的弊端;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当然,在倡导创新的同时,不等于说摒弃所有旧的东西。创新是一种传承的革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搭建。创新的过程是改造旧有的,抛弃不适用的,继承精华的,创造新的。敢于创新,但要有理、有节、有度,要把握政策的底线,不能闯红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大胆实践。来源:人民邮电报
2012年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