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义乌一些大型企业调研时发现,凡是员工队伍较稳定的企业,一般在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在新光控股集团电镀车间打工的河南商丘人李超军说,去年公司搞薪酬改革,实行计件加工龄、职称工资,工资增长了30%。好的月份他可以拿到六七千元,还评上了高级技术员。楼仲平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增长的速度一直跟不上财富增长速度。韩国、日本在与我国同等人均GDP的发展阶段,工人工资水平也远超过我国。因此,劳动力加薪的趋势是必然的,企业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目前众多义乌中小企业通用的招工形式,就是发动员工带人来上班,带一个人奖励500元,类似招工成功率甚至超过政府主办的劳动力市场。
相关人士认为,要破解新一轮“用工荒”,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研究解决靠一企一地难以解决的结构性、制度性、机制性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来源:国际商报
2012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