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一到岁末年初,“用工荒”、“招工难”问题就频袭沿海的企业,但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仅仅是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中遭遇的众多问题之一。去年2月至5月,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中小企业综合性调研活动,其中反映出的情况是,不仅“融资难”、人才短缺和税费负担重等传统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原材料、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加快转型升级的严峻形势,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在上述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中,又以“融资难”最为突出。去年以来,温州老板接连“跑路”事件的发生,让民间借贷、地下金融渐次浮出水面,中央高层的重视以及后续金融扶持政策的频出,也在不断叩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在哪?何时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全国工商联的调研中,其中还得出一个重要的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如何。与此同时,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什么要坚持走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如何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如何让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巩固和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擎?就这些相关问题,本报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2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