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21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影响外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让外贸形势更为严峻。2012年,我国外贸工作将以调结构、促协调为重点,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成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任务。
钟山认为,从根本上看,外贸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产业竞争力和发展环境三个因素。
“外贸需求今年面对的压力明显。”钟山表示,全球经济低迷使我国出口稳增长的压力剧增。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进口方面,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一些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行管制。
其次,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发达国家强调实体经济回归,在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与我国展开激烈竞争;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削弱,发展中国家在纺织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我国竞争面扩大。
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出现多年没有过的“双降”。1月我国对外贸易总值2726亿美元,同比下降7.8%。
“影响外贸发展因素错综复杂,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互博弈,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相互作用。”钟山表示,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方面,一方面,外贸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出口方面,国际市场具有刚性需求,美国经济活动趋强。新兴市场增长势头较好。进口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阶段,需求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我国产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在外部环境上,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上升,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增强。来源:互联网
2012年03月01日